作者|黃楠
編輯|彭孝秋
硬氪獲悉,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穿越者 ")近日完成天使 + 輪超募融資,本輪由啟迪之星創投加投,這也是繼彬復資本、中天匯富數千萬天使 + 輪融資后,公司近一個月內獲得的超募融資。
「穿越者」是硬氪長期關注的企業。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1 月,作為國內鮮少具備商業載人航天全方位、全流程研制、開發和運營能力的企業,專注可重復使用載人飛船研制與太空旅游運營,致力于打造中國的 " 龍 " 飛船,實現為國家和商業低成本送人送貨。
當前,太空旅游的行業認知正經歷結構性躍升。隨著藍色起源、維珍銀河等國際企業持續增加發射頻次、可重復使用航天器的突破使單次飛行成本大幅下降,太空旅游正從富豪專屬的奢侈體驗逐步向更廣闊的高端消費市場拓展。
其中就在本月,格林納達籍華人孫宇晨完成亞軌道太空飛行,相關話題迅速登頂社交平臺熱搜,這種 " 名人效應 " 也在加速市場教育進程。越來越多的個人消費者開始將太空旅行視為可實現的消費選擇,行業進入 " 技術落地向市場爆發過渡 " 的戰略窗口期。
2025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商業航天從 " 未來產業 " 調整為 " 戰略性新興產業 "。其中,太空旅游作為未來商業航天賽道的核心應用場景,將成為太空經濟新的增長極,不僅可以創造萬億級的市場化增量空間,也能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集聚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北極星市場研究公司等報告顯示,2023 年全球太空旅游市場規模已達到 8.4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突破 10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35%。
具體到產品及商業化演進路徑方面,「穿越者」制定了 " 三步走 " 發展路線。第一階段,3~4 年完成亞軌道載人飛船穿越者壹號(CYZ1)的研制,實現普通人、商業載荷低成本、常態化上太空;第二階段,計劃 6~10 年內推出近地軌道載人飛船穿越者貳號(CYZ2),并實現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及點對點運輸,以應用于太空酒店建設和洲際快速運輸,顛覆長途旅行交通運輸方式;第三階段,12 到 15 年研發深空探測載人飛船穿越者叁號(CYZ3),開展商業載人登月旅行,構建地月經濟圈。
目前,穿越者壹號(CYZ1)飛船已進入工程研制階段,首艘試驗艙開始投產,已完成中國商業航天首次主動防熱技術驗證,以提升飛船可復用性、降低飛船防熱成本。今年下半年,「穿越者」計劃展開中國商業航天首次全尺寸載人飛船著陸緩沖試驗,驗證著陸系統設計的有效性。到 2026 年,公司將開展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試驗,驗證載人飛船總體方案及逃逸救生關鍵技術。
「穿越者」創始人兼 CEO 雷詩情表示," 載人飛船作為直接鏈接人類與太空的載體,天然具備互動屬性與文旅價值。穿越者以載人飛船技術為核心高地,以‘普通人上太空’為 IP 內核,正構建涵蓋航天康養、航天訓練、航天文旅、航天教育、航天文創的多層次商業生態基座。"
硬氪了解到,目前「穿越者」累計已簽約 10 余位太空游客,包括 84 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星河動力創始人劉百奇等,客戶遍布全球。公司還計劃創立太空游客俱樂部社群并于下半年舉辦發布會,并搭建系列地面體驗項目,包括航天康養、航天訓練等。
投資方評論:
啟迪之星創投總經理劉博表示,太空旅游是商業航天賽道最具爆發力的增長極,我們堅定看好這一歷史性機遇,所以也在尋找一個兼具夢想探索能力和執行力的團隊,穿越者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是國內稀缺的標桿型載人航天團隊。一方面在載人航天上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工程經驗,另一方面能夠前瞻布局商業化路徑,在市場需求洞察與生態構建上展現卓越洞見,進行了有效探索。啟迪之星創投加投,正是錨定其 " 硬核技術 + 商業生態 " 雙輪驅動的稀缺價值,我們非常看好穿越者團隊,期待穿越者早日實現中國 " 普通人上太空 " 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