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行業愈發重視業績比較基準對投資約束作用的背景下,近期部分基金管理人在多資產組合產品方面率先發力 " 摳細節 "。記者梳理發現,8 月以來新發的多只 FOF、" 固收 +" 等產品在業績比較基準設定方面進一步精細化,一個基準中甚至出現涵蓋 A 股、國內債券、港股、其它海外股票、商品、存款六大類資產的情況。記者調研多家公募機構了解到,對業績比較基準進行精細化操作,不僅是基金管理人希望能更好地反映出多資產組合產品的投資策略與風險收益特征,幫助投資者進一步理解風險來源與收益驅動,建立合理預期,背后還折射出了公募行業在投資理念上從選品到多元資產配置的思路轉變。在當前的低利率背景下,公募行業需要從傳統的股債二元配置模式,轉向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資產配置體系。(中證報)
36氪
15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