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識研究所
西貝與羅永浩事件再次迎來升級!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群內表態自身應對方式有誤,今后西貝將 " 打明牌 " 向胖東來學習,隨后表示 " 羅永浩是網絡黑嘴,是網絡黑社會 " 等言論引發關注。
雙子餐飲定位聯合創始人、西貝合伙人樊大衛發布了一條題為 " 論羅永浩和撒尿男孩的區別 " 的視頻,稱羅永浩行為和海底撈撒尿男孩沒有太大區別,本質上都是利用自己的某種器官去制造一場損人不利己的令人惡心的事件。
對此羅永浩也給予了微博回應," 這是西貝公司的合伙人,大家聽聽他說的話,這公司真的不可救藥了…… "。
此舉,引發羅永浩強勢回應,此事沒法揭過去了,雙方的爭端慢慢演變為餐飲行業和消費者代表的 " 話語權 " 爭奪戰。
賈國龍一較真,西貝大出血
回顧西貝與羅永浩事件的沖突,其實只是一個大 V 消費者一次無心的抱怨。
9 月 10 日下午,羅永浩發微博吐槽西貝:" 好久沒吃西貝了,今天下飛機跟同事吃了一頓,發現幾乎全都是預制菜,還那么貴,實在是太惡心了。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制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制菜。",該言論引發網友熱議。
此后,羅永浩 9 月 11 日晚間再發布微博回應稱," 好,來吧,如果不是預制菜,那就太牛了。能把現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熱的味道,這肯定是高科技了。" 此外,羅永浩還發布 10 萬元懸賞,公開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 " 真憑實據 "。
為了自證清白,賈國龍還表示,自 9 月 12 日起,西貝全國所有門店的后廚將對外開放,消費者可以在保證衛生標準的前提下,參觀任何一道菜的制作過程。同時,全國門店還將上線 " 羅永浩菜單 ",鼓勵消費者親自品嘗。賈國龍甚至表示,西貝近五年的賬目可以隨時查閱,以證明其是合規企業。
隨后多家媒體對西貝進行了實地走訪,9 月 12 日,潮新聞記者探訪西貝杭州一門店后廚,發現西貝號稱賣出 1100 萬份的兒童餐,雞翅和西蘭花都是冷凍包裝,雞翅保質期 9 個月,西蘭花保質期 24 個月。
報道一出,對此有網友表示:" 為什么不用新鮮西蘭花,而用冷凍的西蘭花?",還有網友質疑 " 符合消費者的要求嗎?"。更有網友表示,即使符合國家標準,也不符合消費者標準,一時間對于西貝的 " 聲討 " 越來越嚴重。
與此同時,9 月 12 日下午,西貝官方微博發文,標題為《西貝全體伙伴致顧客的一封信》,其中對羅永浩言論進行回應并將西貝的 " 作業指導書 " 向社會公眾公布。
9 月 13 日晚,羅永浩發文稱," 好吧,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預制菜相關的國家法規盡快出臺。我要忙正事了,已經耽誤了一些工作。感謝大家的關心。"
9 月 14 日晚間,據紅星資本局報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群內的表態:" 我應對方式有錯,改。做飯的圍著吃飯的轉,你說咋好就咋辦。" 賈國龍稱,西貝今后將 " 打明牌 ",做一個透明的西貝,徹底向胖東來學習。
但沒想到,賈國龍的發言,截圖只呈現了一半,后半句卻顯示 " 羅永浩是網絡黑嘴,是網絡黑社會,太壞了。" 的言論。
9 月 15 日下午,西貝微博官方發布《西貝道歉信》,表示會對顧客關心問題進行改善,并在 2025 年 10 月 1 日前完成對全國門店的調整。隨后不久,羅永浩紅速回應,提出五連問質疑西貝。
截止目前,不管是西貝還是羅永浩本人都仍就此事進行不斷的爭論中。不過,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悄然通過專家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屆時,預制菜 " 身份 " 將有統一說法,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首次納入強制信息披露范疇。
相信用不了太久,關于這場 " 預制菜 " 的辯論正確與否會有一個定論了。
西貝被圍攻、蜜雪冰城逆襲,你賣給誰?
在餐飲行業,營銷咨詢公司華與華以其 " 簡單直接 + 樸實 " 的營銷策略聞名,服務過眾多知名品牌,包括海底撈、華萊士、蜜雪冰城、東鵬飲料、西貝等," 蜜雪冰城甜蜜蜜 " 和 " 家有寶貝,就吃西貝 " 的口號都是其經典案例。
同為華與華的甲方,蜜雪冰城在今年 315 就被曝使用隔夜檸檬和橙子切片制作飲品。但最終大量網友原諒蜜雪冰城,自發為蜜雪冰城 " 開脫 ":" 不是檸檬隔夜了,而我去晚了 "。
反觀西貝在此次公關危機中表現卻十分拙劣,導致單日營業額下滑超 200 萬元,甚至被大量消費者抵制 " 又貴又難吃 "。
西貝的失敗與蜜雪冰城的逆襲是多重因素導致的,但對餐飲行業來說,服務是否適配公司業務特性,可能是消費者最在意的。
蜜雪冰城作為平價茶飲的代表品牌,食品安全問題并非首次被曝光。然而,每一次風波過后,公眾最后都會報以寬容。畢竟在 " 性價比為王 " 的消費語境下,一杯幾塊錢的現制飲品,早已超越其物理價值,更多是消費平權時代里難得的普惠快樂,成為大眾觸手可及的 " 小確幸 " 和情緒慰藉。
蜜雪冰城,從來不避諱自身定位低價,面向普通人和廣大平民階層,他們剛跨過溫飽享受到生活里的最基礎的快樂與滿足,對物質要求不高。
某種程度上,這種寬容也反襯出為何比娃哈哈略貴的農夫山泉、被冠以 " 雪糕刺客 " 之名的鐘薛高會屢屢成為眾矢之。當產品脫離大眾價格錨點,消費者對 " 值不值 " 的敏感度便急劇上升,容錯空間隨之壓縮。
但公眾對蜜雪冰城的偏愛,絕非僅僅源于 " 便宜 "。它的品牌護城河,更深層地建立在與社會情緒高度共振的 IP 塑造與品牌人格上:不標榜高端,不追逐溢價,堅定扎根大眾市場,用親民價格 + 穩定口味,默默構建起一種情感認同。
從此次輿論風波回看,西貝不得民心的真正原因并非預制菜爭議,而在于公司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價值的背離。
西貝一直以來定價偏高,面向中產和極度關注健康與安全的社會新貴們。
早在 2022 年,西貝就率先提出 " 專業兒童餐 " 理念,不僅在菜品上用心,更在服務細節上構建了一整套 " 兒童友好型 " 體驗體系:兒童餐 15 分鐘內優先上齊、配備符合 FDA 標準的專屬餐具、提供一次性寶寶圍兜、使用母嬰級安全紙巾消毒餐椅、配備無熒光柔韌紙巾等,每一處都精準擊中親子家庭的痛點,把 " 帶娃吃飯 " 這件麻煩事,變成了安心省事的體驗。
到了 2024 年,西貝全年售出兒童餐超 2000 萬份,服務兒童顧客近 650 萬人次,相當于全國每 46 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吃過西貝。
一個主打西北風味的餐飲品牌,硬是靠 " 懂孩子、懂家長 ",在火鍋、燒烤、快餐的夾擊中開辟出一條高黏性、高復購的親子賽道,門店人均 85 元已經踩進輕奢餐飲的門檻,只要能保證食材的安全和高品質,消費者也能買單。
結果被羅永浩打臉食材新鮮度,用戶發現自己花得是中端私廚的價格,端上來的卻是中央廚房流水線的復熱品,這種 " 認知錯配 ",最終引爆了公眾情緒的火藥桶。
當吃飯這件最樸素的事 " 我付錢,你做菜 " 被悄悄替換成 " 我付錢,你熱菜 ",信任的裂縫就悄然裂開。餐飲可以優化效率,但不能替代誠意。如果連 " 鍋氣 " 都成了奢侈品,那消費者遲早會用腳投票,不是反對預制菜,而是反對 " 假裝現炒 " 的欺騙感。
這當然不是西貝一家的問題,而是整個連鎖餐飲行業過去幾年的集體默契,各種中央廚房 + 冷鏈配送 + 標準化復熱,讓品牌效率飆升、成本下降、利潤攀升,但代價是菜單價格年年漲,后廚鍋氣卻越來越少。
可以說西貝此次陷入輿論漩渦,問題根源并不在于企業產品或運營本身,而在于創始人賈國龍選擇了 " 硬剛 " 的回應姿態。消費者的吐槽,本質上是情緒化的表達,未必追求邏輯或解決方案,而賈國龍卻以企業之名正面迎戰,甚至將西貝置于與羅永浩這位被公眾視為 " 消費者代言人 " 的直接對立面,這無疑是一步重大戰略誤判。
當一家消費企業拋棄了它忠實的用戶,最終下場也就不言自明了。
所以當西貝定價就不再親民之時,就不能只用食品安全作為自身的產品追求,健康成為其必須要滿足的產品基石。
同時,當一家產品定價附加了服務和品牌因素時,對任何一次危機的處理都不應該再簡化為簡單的產品真假好壞之爭,而要有十足的服務精神與品牌意識,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疊加的服務物有所值,自己的每一分錢沒有成為品牌變強之后店大欺客的 " 惡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