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 5 月 8 日訊(記者 徐曉春)五一假期,人山人海的景區讓網友一度感嘆 " 中國真的只有 14 億人嗎?" 在國人龐大的出行需求的夾縫中,活力集團醞釀出高鐵、飛機的搶票生意賺得盆滿缽滿。近日,活力集團再遞表港交所。
2024 年活力集團賣出了 3390 萬張機票以及 9450 萬張火車票,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增至 6.47 億元。不過在完整的購票體系中,活力集團并不具有強勢的話語權,服務商難控的成本和市場推廣的費用壓力下,2024 年活力集團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凈利潤下滑 14% 至 5115 萬元。
站在活力集團背后的是資本大佬王江,而活力集團僅僅是王江資本版圖的冰山一角,早年王江就曾入局手游,以及投資 UC、美團、連咖啡等企業。資本市場風生水起的同時,王江也拉著老朋友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一系列機構、上市公司等資本入局活力集團,成立 20 年的時間里,王江數次推動活力集團的上市及融資運作。
成本費用高增長,2024 年增收不增利
2005 年 9 月,活力集團的運營主體公司,深圳活力天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活力天匯 ")成立。
早期,活力集團只單純提供旅游信息服務,2009 年,活力集團推出航班管家,是中國首個為旅客提供實時航班動態信息的產品,2012 年,活力集團推出高鐵管家,向用戶提供動態高鐵信息查詢及高鐵票訂購服務。招股書顯示,按照 2024 年收入計算,目前活力集團是國內第五大第三方在線機票預訂平臺,以及第三大第三方在線火車票預訂平臺。
活力集團超過 85% 的收入來自旅游相關服務,即包括交通票務、商旅管理、網約車、住宿預訂及其他旅行相關服務等。其中,在機票業務中,活力集團通常按照票價比例收取傭金。在火車票業務,活力集團則是與 12306 合作,不直接從票價中抽成,而是通過加速包、選座優先、余量監控等方式取得增值服務費。
2024 年,旅游及商務出行需求繼續復蘇的社會環境下,活力集團賣出了大約 3390 萬張機票以及 9450 萬張火車票,公司全年取得營業收入約 6.47 億元,較 2023 年增長 29%。
不過,一眾 " 訂票平臺 " 之間的差異度并不高,攜程、飛豬等頭部企業步步緊逼,航空公司等直接的線上售票力度加大,在多方激烈競爭的行業環境下,活力集團在消費者的一整套購票流程中不具有強話語權。2024 年,活力集團的服務提供商成本及數據成本增加幅度都達到 60% 以上,遠超過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由此導致公司毛利率由 56.8% 下滑至 53.5%。
與此同時,活力集團大幅增加在線及線下營銷及品牌活動、宣傳效益及僱員福利開支的投資,2024 年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由 1.19 億元增加到 1.45 億元,是活力集團最主要的費用支出,數額基本相當于其他各項費用支出的總和。2024 年,活力集團最終實現凈利潤僅 5115.2 萬元,同比下滑近 14%。
成立 20 年,輾轉多地謀求上市
在目前的組織架構中,王江控制的 Non Human Limited 是活力集團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 16.79% 的股份。Travel Around Holdings Limited 為第二大股東,持股 15.99%,同時 Travel Around Holdings Limited 將其全部持股委托給了 Non Human Limited。綜合計算,王江控制著活力集團 32.78% 的股份。
作為資本市場的老玩家,在活力天匯成立至今大約 20 年的時間里,王江多次嘗試推動活力集團的上市融資運作,期間引入眾多創投機構、上市公司等資本方的加持。
早在 2010 年,活力天匯率先獲得由紅杉資本投資的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次年 11 月,經緯創投、Greylock 投資參與了活力天匯 132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2014 年,活力天匯取得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資方投出的 1000 萬美元 B1 輪融資。
2016 年,活力天匯回歸國內市場接受人民幣基金投資。同年 4 月,活力天匯獲得由華晟領勢、上海創稷、珠海富海、寧波凱撒、民航基金、大鵬航旅、凱撒同盛等投資的 9.33 億元 C 輪融資,6 月又獲得水木天行投資的 1500 萬元融資。2017 年 5 月,庭瑞以 2 億元資金入局。
之后,2017 年 9 月,活力天匯在新三板掛牌交易。掛牌兩年之后,2019 年 5 月,活力天匯接受申萬宏源的上市輔導,擬申請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不過,活力天匯一直未正式遞交招股書。
直到 2021 年 2 月,活力天匯主動從新三板摘牌。同年,活力天匯終止 A 股上市的計劃,轉投向港交所。招股書顯示,此次港股上市,活力集團計劃將所募資金用于于增強研發能力,擴大先進技術在各業務營運及分部的應用,豐富及提升產品類目。此外,在國內市場紅海競爭中,活力集團已經在 2024 年正式啟動海外業務戰略,全球范圍內擴張經營覆蓋也是活力集團主要的融資目的之一。
王江的資本局
活力集團僅僅是王江投資版圖中的一角。
2001 年,王江創辦了上海巖漿數碼,踏入當時還是新鮮玩意兒的手機游戲,后期王江將巖漿數碼賣給了紅杉資本的沈南鵬,套現離場。2007 年,王江出手投資了 UC 瀏覽器,2010 年王江參與了美團的種子輪投資,上述兩筆投資都使得王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2014 年,王江創辦咖啡品牌 " 連咖啡 ",至今王江仍然是連咖啡母公司上海連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上海連享 ")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22.05%。此外,上海連享的股東中還包括王江的老朋友庭瑞投資,浙江華策影視、主持人戴軍等影視圈投資方。
值得一提的是,王江與戴軍的合作遠不止如此。據天眼查 App 顯示,王江、戴軍還共同持有上海鼎江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 " 鼎江投資 "),鼎江投資是除了活力系公司外,王江唯一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二人之外,鼎江投資還集合了李靜、蔣文麗、梁靜等娛樂圈人士,以及順為資本合伙人周航等資本大佬。
成立之后,鼎江投資直接或間接參與了程一電臺、時尚電商平臺 LOOK、血統寵物直播內容電商平臺寵舍匯、指甲油品牌 Miss Candy 等一系列時尚、美妝等品牌投資。另外,通過鼎江投資,王江又與老朋友紅杉資本、水木資產等共同參與了真順基金的出資。
活力集團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后,或將成為王江控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王江的資本版圖也將迎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