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拿 4000 塊錢,能買到什么新發布的安卓旗艦?
魅族 PRO5、小米 4、華為 P8 等安卓旗艦隨便選,買完之后甚至還有余錢能再入手一臺千元機當備用機。
而到了現在,4000 塊錢能買到什么新發布的安卓旗艦?不好意思,得加錢,因為現在 4000 塊錢已經沒法買到最新的安卓旗艦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安卓旗艦漲價潮不是在短時間內出現的,而是經過好幾年的拉扯,最終才出現的一波高潮。這場漲價風暴真真實實影響到了普通人的換機選擇,也深刻影響了手機廠商的發展方向。
影響安卓旗艦手機漲價的原因也不復雜,有手機廠商高管也出來解釋過了。第一個是工藝成本大幅增加導致芯片漲價,像最新的驍龍 8 至尊版處理器采用的是 3nm 制程,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驍龍 8 至尊版芯片的單顆成本達到 180 美元(約 1308 元人民幣),趕上了這一代安卓旗艦約四分之一的售價。
而且據快科技報道,下一代的驍龍旗艦處理器將采用2nm 制程,到時成本又會再度增加,連帶著也會使得下一代的安卓旗艦漲價,說不準直接奔著 5000 元檔去了。
畢竟現今的手機芯片早已今時不同往日,四五年前的芯片架構相對簡單,而且受制于技術的限制,廠商優化能力不足,由此出現了 " 火龍 "、" 一核有難,八核圍觀 " 等名場面;現今的芯片要承擔的東西可就太多了,性能輸出要強,圖片解析能力要到位,還要兼顧AI 運算等任務,簡直就是一個六邊形戰士,旗艦芯片更是六邊形戰士里面的六邊形戰士,不然消費者都不會買賬,這種情況下漲價似乎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第二個則是內存漲價,據財聯社報道,全球第三大 DRAM 廠商海力在年初就宣布消費級存儲顆粒價格上調超 10%,直接影響到了各大安卓廠商。
DRAM 顆粒是 DRAM 的核心組成部分,而這 DRAM 是完整的存儲器模塊,與現今智能手機里的 " 運行內存 " 或 "RAM" 有關,常見規格有 4GB、6GB、8GB 等,這決定了手機多任務處理能力,一般情況下運行內存越大,手機越流暢。
而且內存漲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經過持續一年的上漲之后,2025 年已經來到了最高點,無形中又增加了安卓旗艦的成本。
再加上機身散熱架構、電池續航、攝像頭等影響,硬件方面的整體漲價迫使安卓旗艦不得不走上漲價的路線,畢竟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2025 年初,DeepSeek 的橫空出世讓消費者見到了 AI 智能的可能性,智能手機作為全民化的硬件設備,天然就是最好的 AI 載體。
各家手機廠商自然也是想抓住這一波熱潮,用智能生態 +AI來講全新的故事,以此來獲得市場的認可。像小米的 " 人車家全生態 "、榮耀的阿爾法戰略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并且多家廠商也宣布加碼 AI,華為、榮耀、OPPO、魅族等手機廠商紛紛宣布接入 DeepSeek,并且將其深度融入自家的系統之中,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接入 DeepSeek 只是開始,各家廠商在 AI 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十分巨大:OPPO 已經成立 AI 中心,高級副總裁劉作虎更是直言 " 在(AI 研發)投入上,我們可以說是沒有上限 ";榮耀的阿爾法戰略里提到未來五年將投入 100 億美元,并與谷歌、高通等公司深度合作;小米則將 AI、OS 和芯片三項被列為小米核心技術,并將投入四分之一的經費到 AI 開發之中。
而AI 的發展又會倒逼硬件的性能提升,畢竟 AI 越先進,處理速度越快,數據量越大,越需要性能強勁的硬件來支撐,對手機的運行內存、閃存等有更高的要求,手機廠商又要在硬件部分 " 加碼 ",用更加強大的硬件來支持 AI 運行。
讓用戶進入并習慣于自家的智能生態之中,增加用戶粘性,讓用戶習慣于自家產品提供的一站式服務,這樣一來就能給廠商帶來極大的收入想象空間。
如果用戶愿意為了技術溢價買單,那么一切都好說,漲價用戶也會接受,畢竟用戶體驗是第一位的,若是漲價之后體驗沒有更上一層樓,反倒是開了倒車,那么用戶肯定就會直接扭頭就走,畢竟誰也不是冤大頭。
此外地緣政治關系緊張也是影響旗艦漲價的一個原因,美國關稅的風波席卷全球,這波風暴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智能手機行業。
智能手機需要的芯片、內存、攝像頭等或多或少受到關稅風波的影響,畢竟現今的智能手機已經是 " 全球化 " 的產物,所需要的零部件來自全球各地,不可能脫離某一個具體市場而存在。
在地緣政治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手機廠商可能要面對零部件短缺、漲價等問題。
此外現今的手機廠商或多或少都有全球化布局,關稅也會影響到自家產品在海外的銷售情況。
從某個方面來說,這波安卓旗艦漲價潮實際上是由芯片、內存等硬件因素、AI 的軟件因素、還有廠商高端化步驟加速,外加上地緣政治關系緊張這個外部因素共同推動的。
這也是安卓廠商必定要面對的局面,那就是當增長紅利逐漸走到盡頭,如何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自家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愿意掏錢給漲價之后的旗艦產品買單,這就是安卓廠商要解決的終極問題。
商業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商業,產品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才會掏錢買單,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手機行業也適用。
小雷認為,安卓旗艦漲價是手機廠商遲早要面對的一道題目。漲不漲價?肯定是要漲,畢竟企業就是為了賺取利潤,手機廠商又不是做慈善的,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分攤成本壓力而選擇漲價無可發揮。
但怎么漲,漲價之后產品競爭力、用戶心理等問題也是需要手機廠商考慮的事情,如何找到平衡點,就看各家手機廠商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