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24 年報及今年一季報來看,智飛生物業績斷崖式下滑。2024 年公司實現總營收 260.70 億元,同比下滑 50.74%,歸母凈利潤 20.18 億元,同比減少 74.99%,2025 年 Q1 公司實現總營收 23.74 億元,同比減少 79.16%,歸母凈利潤 -3.05 億元,同比轉虧。
對此蔣仁生表示,公司當前確實遇到了經營困難,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公司業績下降明顯,居民消費意愿下降,行業變化影響市場推廣工作開展,以及對疫苗的猶豫加劇導致民眾對疫苗的認可度、接種意愿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內部預判確實有一些偏差,對宏觀情況變化、行業調整、新業務開拓進度等的研判存在預判偏差,導致經營效益偏離預期目標。
" 公司目前的困境是外因和內因共同造成的,其中內部責任因素更大,公司管理人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面對巨大的風險和壓力,蔣仁生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今年的核心工作是去庫存收回款,消負債化解經營風險。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貨達到 219 億元,其中九價 HPV 疫苗占比最高,其次為帶狀皰疹疫苗,目前存貨水平已接近公司 2024 年度營業收入。因此公司本年度要積極通過各種方式盡快降低存貨水平。
如何應對目前的困境?針對該問題,蔣仁生回應稱,首先公司和合作方溝通,降低代理產品的采購量,控制上游來貨,例如 GSK 溝通,協商優化合作模式,為應對市場變化留出更多的空間。經過磋商,公司于去年 12 月調整了與 GSK 的合作協議,公司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更靈活地制定采購計劃。第二針對市場變化,加大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疾病科普,疫苗接種宣傳,提高民眾對疾病預防的知曉率,同時推動產品實現更廣泛的門診準入。第三,強化產品庫存管理,持續開展去庫存工作。第四,強化回款考核,關注應收賬款賬齡的變化情況,對賬齡較長的應收賬款進行專項管理,持續與各地疾控中心等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應收賬款的回款。
另一方面,有投資者質疑 " 公司為什么 2024 年不實施年度現金分紅?" 對此,智飛生物董秘秦菲解釋稱,去年以來,疫苗行業正在經歷比較大的經營下行風險,這個行業具有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長期資金的支持。而在行業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公司最首要的任務是要穩住經營發展,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保障,保持公司日常的經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