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上的中國制造,正在悄悄變貴。
進入 5 月,亞馬遜平臺上掀起了一輪明顯的漲價潮,且范圍正從部分商品擴展至多個高頻消費品類。不同于往年零星的價格波動,這次漲價來得更廣、更快,也更難忽視。
第三方數據平臺 SmartScout 統計,自 4 月第二周以后,亞馬遜上已經有近 1000 種商品上調了售價,平均漲幅接近 30%。另一家叫做 DataWeave 的數據服務商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從今年 1 月到 6 月中旬,亞馬遜上明確標注 " 中國制造 " 的 1400 多款商品,價格中位數上漲了 2.6%。
雖然看起來只是個位數的漲幅,但它已經超過了同期美國的核心通脹率,這說明部分跨境賣家已不再一味壓價,而是開始主動提價。
更值得關注的是,漲價已經不止于個別品類,而是正在向高頻、剛需類商品蔓延。
從科技配件、女裝到廚房水壺、家用鍋具——這些一直被當作 " 物美價廉 " 代名詞的商品,如今正在大面積上漲。
例如,移動充電領域的頭部品牌 Anker,近期已提升了約 25% 的產品售價。還有主打綠色健康涂層的 GreenPan 煎鍋則從原本不到 16 美元,漲到了接近 32 美元,價格幾乎翻倍。
但這輪漲價背后的真正推手,并不是供需,而是政策。
目前美國對中國產品普遍征收 10% 的基礎關稅。其中,鋼鐵相關產品加稅力度更大,稅率高達 50%;汽車及其零部件則是 25%。而從 6 月 23 日起,美國新一輪針對鋼鐵的加稅正式生效,意味著涵蓋廚房電器、五金雜件等商品的成本將進一步上揚。
除了關稅,包裹進口規則也發生了變化。此前,中國平臺可利用 "800 美元以內商品免稅 " 的小額包裹政策大批量低價發貨,如今這一通道徹底關閉。因此 Temu 等平臺近期也宣布漲價。Temu 上,一雙原本 14 美元的鞋現在標價 27 美元,幾乎翻倍。
亞馬遜雖試圖淡化影響,稱漲價產品僅占平臺前 10 萬熱銷商品中的 1%,多為 6% 以內的小幅微調,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和依賴低價策略的賣家來說,影響已經切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