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開盤漲停,報 81000 元 / 噸。同時,A 股、港股鋰礦股集體爆發,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等個股漲停,贛鋒鋰業 H 股一度漲超 20%。
消息面上,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宜春項目采礦許可證 8 月 9 日到期后已暫停了開采作業。公司正按照相關規定辦理采礦證延續申請,待獲得批復后將盡快恢復生產,該事項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不大。
寧德時代宜春項目停產,對鋰礦供給端產生直接沖擊。據了解,江西省宜豐縣圳口里 - 奉新縣枧下窩礦區陶瓷土(含鋰)探礦權面積為 6.44 平方公里,推斷瓷石礦資源量預計達到 9.6 億噸,伴生氧化鋰資源量 265.68 萬噸。
盡管寧德時代表示將盡快恢復生產,但業內人士判斷,此次停產或將持續至少三個月。在此之前,市場曾多次傳出寧德時代將暫停江西宜春鋰礦業務的消息。而寧德時代近期多次對外宣稱,枧下窩礦區仍在正常開工,采礦權續期也已提交申請材料,并對續簽持樂觀態度。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礦端停產走向現實,則年內供需過剩格局將大幅改善,疊加積極的市場情緒,鋰價有望進一步走強。
國泰君安分析師表示,涉及停產的礦山由于占碳酸鋰年產能份額較大,若未來停產時間較長,則可能對實際供需格局產生較大影響。碳酸鋰或面臨平衡表重估可能,由供需過剩格局轉變為緊平衡甚至去庫格局。同時由于礦山停產,短期下游企業碳酸鋰客供比例預期將有下調,也可能將提高下游向市場采購碳酸鋰的積極性,從而對價格產生正面影響。
財通證券指出,枧下窩鋰礦確定停產,江西多個鋰礦或因礦證審批流程也面臨停產可能,或導致每月 7000 噸至 8000 噸碳酸鋰當量受到影響。此外,瓷土礦轉鋰土礦對應稅率也將大幅提高成本,疊加 9 月至 11 月傳統旺季供需緊張,多重因素推高碳酸鋰價格。
光大證券認為,鋰價已達到 7 萬元 / 噸附近,寧德枧下窩鋰礦停產疊加藏格礦業等礦山停產的供給端擾動,短期鋰價有望抬升。可關注成本具有優勢且資源端存在擴張的標的。
從盤面表現看,停產被確認的消息發布后,8 月 11 日 A 股鋰礦概念指數漲近 4%。個股方面,德方納米(300769.SZ)漲 13.08%,盛新鋰能(002240.SZ)、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多只個股漲停。
新能源 " 反內卷 " 已初見成效
目前,反內卷政策正在改寫游戲規則。短期看,停產潮導致供給收縮、價格波動,企業陣痛加劇。但長期看,這是行業擺脫 " 低質低價競爭 " 的必經之路。
這場震蕩,本質是中國鋰行業從 " 全球產能第一 " 向 " 全球質量第一 " 轉型的 " 陣痛期 ",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 " 轉折點 "。
去年 7 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防止 " 內卷式 " 惡性競爭。今年 3 月,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綜合整治 " 內卷式 " 競爭,為 " 反內卷 " 劃定了具體的行動路線。
5 月至 6 月,多家官媒積極發布 " 反內卷 " 相關文章,積極引導社會對 " 反內卷 " 的關注。7 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在國家定調的同時,鋰電池和新能源車等領域都掀起了 " 反內卷 " 運動,將 " 反內卷 " 落實到了實際行動上。
在多重因素共振下,碳酸鋰價格明顯回升,新能源汽車方面已有車企緊急 " 叫停 " 價格戰啟用新購車政策,新能源領域 " 反內卷 " 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