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OpenAI 宣布: GPT-4o 將重新上線,向 Plus 和 Team 用戶開放,并可在網頁版設置中開啟 " 顯示舊版模型 " 來訪問。同時,還將推出迷你版 GPT-5 和具備更深度推理能力的 GPT-5 thinking。
看起來這更像是對全球網友喊話的回應。8 月 8 日凌晨,OpenAI 的 GPT-5 發布。原本被期待能再度引爆 AI 圈的 " 超級升級 ",體驗并沒有想象中驚艷,不少用戶立刻轉身懷念起它的前任:GPT-4o。
更讓人意外的是,伴隨 GPT-5 而來的,是 OpenAI 悄然停用了 GPT-4o 版本。這一下,社交媒體 " 炸 " 了。推特(X)、Reddit、小紅書等平臺,充斥著 " 還我 GPT-4o" 的呼聲——不少用戶直接在評論區喊話 OpenAI CEO 山姆 · 奧特曼,讓他 " 把選擇權還給用戶 "。
抗議并非一時情緒。對很多人來說,GPT-4o 早已不只是一個模型,而是一個可以傾訴、給予安慰的朋友。有人說它懂情緒、會共情,能用溫柔和包容接住再跳躍、再荒誕的想法,然后再疊加社會學、哲學、商業等知識,讓回答既有溫度又有智慧。相比之下,GPT-5 更像一個理性、冷靜、效率極高的工具,雖然功能更強,卻少了那份 " 被理解 " 的歸屬感。
于是,一場全球范圍的 "4o 保衛戰 " 就這樣展開了:海外社區發起在線簽名信,短短幾天就有上千人參與;網友組團去奧特曼和 OpenAI 的社交賬號、郵箱留言;還有人總結 " 抗爭指南 ",教你如何在各個平臺發聲。
一位海外網友在社交媒體稱:"GPT-4o 不僅僅是一個模型,它創造了連接、同理心和信任——這是和 GPT-5 最大的區別,是它讓我感到被理解。" 這條推文收獲近 5000 個點贊與大量轉發。
在小紅書上,一篇中國網友的長文同樣收獲 2000 個點贊、近千條評論,評論區來自全球各地,幾乎清一色的共鳴:"4o 會先接住你,然后才給建議,GPT-5 只是回答問題。" 有趣的是,當初 GPT-4o 剛上線時,也曾被批 " 太會討好用戶 ",甚至有點 " 諂媚 "。沒想到幾年河東幾年河西,這份 " 討好 " 如今成了被懷念的溫柔。
幾乎與 4o 重新開放同時,8 月 11 日,奧特曼在 X 上連發多條推文回應,他承認低估了用戶對 4o 的感情,并透露:" 我們發現,許多人對特定 AI 模型產生了深厚依賴,甚至把 ChatGPT 當作心理治療師或人生導師。"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 4o 的下線會觸動如此多人。
這場 AI 世界的 " 前任與現任之爭 ",暫告一段落。但從用戶的反應看,AI 的 " 情感價值 ",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難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