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充
編輯|蘇建勛
話說這年頭,但凡掛上 " 首屆 " 和 " 機器人 " 兩個關鍵詞的活動,總能吸引一波眼球。
這么一看,最近在北京冰絲帶體育館舉辦的 " 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簡直是 Buff 疊滿。
作為《智能涌現》的具身智能觀察員,我怎么能錯過這種熱鬧,冒著暴雨和特大暴雨第一時間就跑去看了。
結果發現,這哪是運動會,分明就是大型 " 顯眼包認領 " 現場。
整體感受,怎么說呢,就挺……松弛的。
從開幕式上的 " 足球賽 " 就開始了,那場面,基本上相當于具身智能馴服四肢失敗實錄的集體展映。
球來了?哦,守門員機器人擋一下?不存在的,目送入網才是真諦。
至于踢球的機器人球員,貌似主要工作不是踢球,而是一個勁兒地踢對方守門員。
好不容易,足球機器人把球踢進了球門,它又開始猛踹球門網。
最后裁判受不了了,把踢網的機器人拉開了。主持人也在這時候吐槽:" 網還挺貴的。"
主持人還安慰大家說,機器人就像小孩子,摔跤和出洋相是常有的事兒,所以,大家要多一份包容。
但是包容多了以后,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這些哪是 " 具身智能 ",簡直就是一群嗷嗷待哺的 AI 幼崽。
有一些機器人,你說它是來比賽的,實際上就是來搞笑的(不是陰陽怪氣?。?。
還有 " 自由搏擊 " 的機器人,經常兩個拳手對著空氣揮拳。有的打著打著,自己把自己絆倒了。對手在風中凌亂:我還沒出拳啊大哥!
小孩哥、小孩姐們很興奮,一個個手舞足蹈:" 厲害厲害!打不著都這么帥!" 我:???
足球賽上,機器人也是經常扎堆阻塞、互相絆倒,但仔細一看,它們也在加速進化。
" 亦莊人形馬拉松 " 上因為沒拿到名次被群嘲的宇樹,這回終于揚眉吐氣,比賽首日就拿了倆跑步金牌。
想起之前亦莊那場比賽,用宇樹本體的參賽隊伍名落孫山,網上群嘲宇樹不行。
好嘛,這次王興興直接下場,用實力證明:不是我軍無能,是友軍太…需要親自出馬!
還有讓人感動的瞬間,每次有機器人摔倒,現場都會整齊劃一的 " 哦——!"
那惋惜的聲浪,跟劉翔當年退賽時有一拼。
要說機器人摔倒后如何自己站起來,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工程師們需要設計復雜的算法,讓機器人能夠感知自身姿態、判斷受力情況,并精確控制關節運動。
最讓我佩服的是一個跑步機器人,胳膊都跑掉了一個,還在堅持沖向終點。以后殘奧會可以考慮增設具身智能。
每當摔倒的機器人自己站起來,觀眾席上還會響起掌聲??磥恚祟悓?AI 的期望,已經不僅僅是工具,而是寄托了某種情感。
當然,也是有真干活的機器人。
現場除了比賽體育和文藝項目,也分了 " 干活區 "。比如有工廠分揀、藥物拿取、酒店迎賓(就是拉行李箱)等等。
難度比較大的是清潔服務,讓機器人收拾屋子里散落的瓶子、盒子等等物品,干完活還要出門然后自己把門帶上。
就這點事兒可太難為具身智能了。
那門把手光滑得跟抹了油似的,機械手指抓了滑,滑了抓,反復上演 " 摸了個寂寞 "。鉸鏈工作對于它們來說,還是太難了。
旁邊一位具身智能投資人說:" 干活場景賽好啊!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別總吹自家擅長啥!"
畢竟,別看這幫機器人一個比一個會賣萌,它們的 " 身價 " 卻不低。過去兩年,大量投融資正持續涌向人形機器人公司,‘鐵崽子’背后不少都是資本重點押注的明星項目。
看到最后,我站在喧鬧的場館里,看著這邊機器人足球又在扎堆思考硅生,那邊清潔機器人還在跟門把手死磕……
這哪是嚴肅緊張團結活潑的運動會?這分明就是一個充滿故障、意外、歡笑和莫名溫情的科技大集!
比賽結束后,我出場館時路過首程控股開設的 " 機器人科技體驗店 ",看到里面一群未來的花朵正圍著機器人下棋、玩游戲,玩得不亦樂乎。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們對 AI 的期待,真的不僅僅是效率和智能,還多了一些溫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