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鯨出海
RoboNeo 拿下百萬 MAU 后,美圖財報依舊強勢。
7 月中旬,美圖上線了面向影像領域的 AI Agent RoboNeo,并靠 "emoji 小人 " 的社媒風潮獲取了第一批用戶,上線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已拿下 100W 左右的 MAU。美圖又以極快的速度,推火了一款新產品。在 AI 時代,聚焦影像的美圖,有點乘風起的意味,如其昨天發布的半年報。
8 月 18 日,美圖發布 2025 年上半年財報,收入 18.2 億元,同比增長 12.3%,經調整歸母凈利潤 4.67 億元,同比增長 71.3%。
在業績增長依舊穩健的情況下,美圖的股價也爬出了泥潭,自 2016 年底上市以來,美圖的股價從最高的 18 港元,下跌至最低點不到 1 港元,市值蒸發超 80%,并經歷了長達幾年的低迷期。而今年至今,美圖的股價已經從 1 月 2 日的 2.88 港元,上漲到了 8 月 15 日的 10.81 港元,增長超 300%,市值達到 492.69 億港元,已接近上市初的高點,美圖近兩年取得的成績,得到了資本市場的明確回應。
根據 CEO 吳欣鴻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說法,美圖的核心戰略仍是 " 生產力、全球化、付費訂閱商業模式 " 三大塊,本期財報中,生產力工具、海外市場的表現都相當不錯,以下是對財報數據的詳細解讀。
財報解析:App 訂閱收入占比超 7 成,海外用戶量接近 1 億大關
從各項收入的情況看,影像與設計產品上半年收入 13.51 億元,增長 45.2%,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已超過 7 成,成為美圖的收入支柱;在線廣告業務收入 4.34 億元,增幅 5%,美圖對廣告收入持審慎樂觀態度,未來沒有快速增長的預期;今年上半年,美圖主動收縮了美業解決方案業務,該項收入同比下滑 88.9%。
綜合以上數據,本次財報的核心觀察是:
1、美圖生活場景產品找到了有效的增長打法。
2、國內生產力場景產品付費加速滲透、海外生產力場景專注用戶積累。
3、相對成熟的國內生活場景基本保持穩定,一定程度上起到為國內生產力工具引流的作用。
生活場景:美圖找到了屢試不爽的 " 增長三板斧 "
美圖生活場景產品矩陣并沒有太大變化,根據點點數據,兼做海內外市場的 Meitu(美圖秀秀)、BeautyCam(美顏相機)、Wink 三款產品的 MAU 和收入都保持增長趨勢,生活場景產品的增長打法是這一階段的亮點。而專注于海外的 BeautyPlus 和 AirBrush,除了 BeautyPlus 的 MAU 有一定增長外,其余的數據都有所下滑,也鮮有增長或功能更新的消息(三方數據僅供參考)。
今年 2 月份,我們曾在《靠著 ToB 沒做成的功能,美圖 BeautyCam 登頂東南亞多國下載總榜?》觀察過,美圖的 " 增長方法論 ",即 " 潛在爆款功能 + 社媒自發傳播 +KOL 接力增長 ",而在東南亞嘗到甜頭后,美圖在不同產品、不同市場環境下,又多次復制了上述打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 meitu 靠 "AI 閃光燈 " 在歐洲和東南亞,以及 RoboNeo 在國內靠 "emoji 小人 " 的兩波增長。
"AI 閃光燈 " 功能于 6 月 5 日在 Meitu 上線,該功能主要靠大模型對光線與人像、背景的相對關系的理解,針對弱光場景的照片實現補光。由于有大模型的加入,"AI 閃光燈 " 的補光效果更自然,操作也比較 " 傻瓜 "。
而從結果看,不僅在主戰場東南亞取得不錯效果,還推動了俄羅斯、意大利、土耳其等歐洲市場的增長,Meitu 也登頂了這三國的 iOS 攝影與錄像下載榜。此前,美圖海外市場的增長基本都圍繞著東亞、東南亞等市場,歐美市場生活場景產品的增長效果一直不太好,CEO 吳欣鴻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承認,歐美市場是美圖出海的一大弱點,這次能在歐美市場取得一定成績,算是個驚喜。
而新產品 RoboNeo 在國內的第一波增長,也基本遵循了上述打法。RoboNeo 于 7 月 14 日上線,初期沒有掀起很大的水花,但上線 10 天后,用 RoboNeo 制作的 " 蘋果風 emoji 小人 " 在小紅書和抖音上火了起來,推動了增長,目前 RoboNeo 的 MAU 已經破了 100 萬。
"emoji 小人 " 擁有 " 突出個人特色、制作簡單 " 的特點,非常適宜社媒傳播,依靠它,美圖在沒有內部導流、0 市場預算的情況下,完成了 RoboNeo 初期的用戶積累。
面向視頻場景的 Wink 我們已經在《月流水百萬美元、躋身賽道前列,美圖做出了視頻版 " 美圖秀秀 "?》選題中進行過詳細分析了。今年 6 月底,Wink 靠畫質修復功能在印尼市場進行了一波增長,根據點點數據,Wink 在印尼市場的 MAU 從 5 月份的 250 萬左右,增長到 6 月份的 361 萬,已經與國內的 MAU 差不多了。
總體來看,本次美圖生活場景產品的亮點是海外增長," 潛在爆款功能 + 社媒自發傳播 +KOL 接力增長 " 的三板斧屢試不爽。財報會議上美圖表示,在生活場景產品功能更新和增長都會緊貼社交媒體,在開發功能時會參考社媒用戶的需求,產品和運營團隊的成員招募也會更傾向于有 " 網感 " 的員工。
生產力場景:與阿里合作,國內抓付費滲透,海外重用戶積累
在生產力場景方面,美圖上半年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產品層面,而是敲定了與阿里的合作,美圖不僅獲得了可轉債投資,還會在生態、算力、模型方面與阿里深度合作。
美圖目前在生產力版塊主要圍繞著 " 電商 " 這一核心場景布局,產品開發采取 " 模型容器 " 的思路,阿里 " 電商 + 云服務 + 開源模型生態 " 等方面的優勢,與美圖的需求高度契合。(注:" 模型容器 " 是指,在產品中使用開源模型微調,第三方 API,及自研垂直模型相結合的思路,不再訓練底層模型。)
TalkingVideo 場景仍是國內開拍,海外 Vmake。
先說國內,根據點點數據,國內開拍的 MAU 都能穩定保持在 50 萬以上,收入層面,開拍從今年 1 月的 12 萬美金,增長到了 7 月份的 45.2 萬美金,這已經能達到海外頭部產品 Captions 的 46%,而開拍 7 月份的 ARPMAU 則達到了 0.87 美元,僅比 Captions 低 0.16 美元,在收入層面,開拍與 Captions 的收入差距大大縮小了,根據財報會議的數據,開拍的付費用戶數增長超 330%,付費滲透率 14%。
海外版 Vmake 主要面向歐美市場,從數據上看,無論是 Web 還是 App 端,Vmake 都能保持增長趨勢,CEO 財報電話會議上也表示,Vmake 的 MAU 增長是比較快的,但目前還沒有大力變現。
從產品功能上,Vmake 相比開拍做了減法,比如,近期開拍上主打的 " 網感剪輯 " 就沒有在海外市場上線。CEO 吳欣鴻在財報會議上表示,歐美用戶和亞洲用戶在需求上有差異,比如,歐美用戶非常看重字幕的流暢、準確和視覺效果,而亞洲用戶更看重剪輯過程中的特效與 " 綜藝感 ";歐美用戶看重視頻整體的流暢,而亞洲用戶更看重視頻的前 3 秒等等。根據對用戶差異的洞察,未來開拍和 Vmake 在迭代時也會有所差異。
AI 商品圖仍是國內美圖設計室、海外 X-Design 的格局。從整體看,美圖設計室仍然是國內電商設計的頭部產品,海外 X-Design 的 Web 端訪問量有增長,但仍沒突破百萬。根據財報會議的說法,美圖設計室上半年添加了少量較垂的單點功能,主要精力放在了精細化運營上,增加留存與付費,上半年美圖設計室的付費用戶增長了 56%,未來隨著與阿里合作的深化,美圖設計室還會觸達更多用戶。
而海外 X-Design,其實面對的 AI 商品圖競爭格局更難以突破一些。X-Design 在海外屬于后發,前面的 Photooom 和 Pixelcut 已經奔著 2000w 的訪問量去了,并且穩穩把住了電商的幾個關鍵詞流量入口(去除背景和高清畫質,可參見我們之前的選題),但在 AI 生成背景這一環節,其實還有很多 bug 需要解決。
X-Design 也在想辦法突圍。近期上線了將簡單產品圖片一鍵轉化為生活場景圖的功能,主要面向家居、生活方式類商品的中小賣家及初創品牌,登上了 Product Hunt 周榜第二。從思路上看,X-Design 希望通過更聚焦細分品類和加強控制(通過預設、復制等背景生成來讓圖片更貼近可交付狀態),不失為一個突破思路。
寫在最后
本期財報,美圖延續了之前幾期財報業績的強勢。美中不足,可能在于海外的生產力場景產品,本應是非常賺錢的一塊,但目前商業化還在非常初期的階段,這也與海外生產力場景的相關產品非常多,競爭極其激烈有關。當然,如果美圖能夠在生產力場景也找到可行增長方法論,完成用戶積累,也是未來很強勁的一個收入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