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復原乳被禁了!
不好意思各位,小小標題黨了一下。是這樣的,9 月 16 日,農業農村部宣布,生產滅菌乳(常溫純牛奶),必須以生乳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復原乳。
看到這條新聞,世超的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我從小喝到大的旺仔塌房了?!
就連很多網友的反應,也跟世超如出一轍。什么 " 以后不喝旺仔了 "" 旺仔怎么辦?"" 點名旺仔 ",評論區堪稱旺仔牛奶大型追悼會現場。
但有一說一,在仔細扒拉了這份文件之后我想說,咱們這波,好像,哭錯墳了。。。
一個是滅菌乳不讓加復原乳,還有滅菌乳應該以生牛(羊)乳作為唯一原料,另外就是要求企業如實標注原料信息。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純牛奶,必須得是 100% 原裝生乳,純到直接從牛羊身上擠下來熱乎的,再進行一波殺菌裝罐。那些拿奶粉兌水還原的,以后沒資格叫純牛奶。
至于旺仔牛奶,人家從來就沒有說過自己是滅菌乳," 復原乳 " 三個字就差印腦門兒上了,所以別來沾邊。
復原復原,顧名思義就是,把生乳經過高溫、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乳粉或者濃縮乳,再按比例加水還原成液態奶。
這個過程,相當于重新恢復了牛奶的形態,是這么個 " 復原 " 法。
生乳運輸你得全程冷鏈,確保不出一點岔子。但乳粉就不一樣了,重量輕、保質期又長,別說從內蒙到廣東,就是從新西蘭慢悠悠坐船晃過來也沒啥問題。
你要說復原乳有危害嗎?那倒也沒有。
只不過從營養價值角度出發,前后經過了兩次高溫處理的復原乳,和生乳之間可能會有那么些細微的差別。
市面上主流的觀點則是,有差別,但不大。
咱們喝牛奶,一般是為了補鈣和蛋白質,鈣的話隨便高溫怎么折騰,蛋白質的話, 情況稍微復雜些。
高溫會讓蛋白質變性,其中賴氨酸的活性會稍微降一丁點兒,但這并不會影響營養價值。
這就好比你炒牛肉,難道炒熟了就沒有營養價值了嗎?真要害怕這么一丁點兒的營養流失,那不如直接追著???。
非要說的話,可能牛奶里的一些熱敏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 B1、B6 還有維生素 C,會流失得多一些。
但如果你喝牛奶是為了補維生素,那我建議去菜市場買兩根絲瓜煲湯,可能效果更好。
那點細微的營養價值差異,也不是這次國家出手的主要原因。
與其說,這是一場針對復原乳的圍剿,不如把新規,看成是對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范。讓生乳和復原乳各司其職,誰也別想冒充誰。
世超記得早年間,有人因為質疑調制乳不是牛奶,把超市和蒙牛都告上了法庭。那會兒大家才知道,原來牛奶里面還有這么多門道。
國內常見的乳制品主要就有滅菌乳、巴氏殺菌乳和調制乳三類。
滅菌乳就是純牛奶,配料表上干干凈凈,除了生牛乳就沒別的,也不能再有別的了。
即使包裝上標著生牛乳含量 >80%,后面如果跟著什么水、白砂糖,又或者是鈣、維生素 D,那也是調制乳,只不過有些調的是營養成分,有些調的是風味。
以復原乳為原料的牛奶,也是調制乳的一種。
一個非常簡單的識別方法,直接看包裝盒上 GB 開頭的標準號,190 結尾的是滅菌乳,191 結尾的則是調制乳。
根據農民日報的報道,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提到過,早些年因為奶源供應不穩定,往滅菌乳里添加奶粉,是行業的普遍做法,也是被允許的。
但現在,是時候整點高端的了。
總結一下就是,復原乳沒有毒,這次國家出手,更多是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考慮。
而且換到消費者的角度,搞清楚復原乳和純牛奶之間的關系,也是對知情權的一種保障。
因為并不是所有人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花時間看配料表。
現在就把純牛奶的門焊死,咱們在挑牛奶的時候就不需要再顧慮這么多了。
再分享一個小知識,在日本,只有 100% 純果汁,才能在包裝上印水果切開的圖片,果汁含量在 5-99%,包裝上可以有水果,但不能切開。
最后,再強調一下,復原乳不是啥科技狠活,該用還是得用。畢竟,咱們夏天經常吃的冰淇淋,你愛喝的含乳飲料,很多都離不開它。
撰文: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