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 計 / shelly
還差 10 天便進入 6 月,蔚小理年初規劃的新品近乎發布了一半。
小鵬今年共有 7 款車型上市,G6 和 G9 煥新版已上市,其他車型如 G7、新款 P7、MONA M03 Max 版本只是亮相,尚未公布價格。小鵬今年的看點之一是下半年要推的增程車型,這款車尚未披露任何細節。
理想今年的重磅車型是兩款純電 i8 和 i6,i8 是中大型 SUV,尺寸和蔚來 ES8 接近;i6 尺寸小一點。i8 將在 7 月發布,之后是 i6,具體發布時間尚未公布。
理想現有 5 款車型的煥新幾乎一次性發布完成,包括 L6、L7、L8、L9 以及 MEGA Home。隨著不同品牌大型 SUV 紛紛登場,L9 今年將面臨更大的競爭。
從產品的發布節奏來看,蔚小理幾乎把煥新車型都放在了上半年,下半年推出的都是全新車型。
這三家的發布節奏以及形式不太一樣。
蔚來今年或出于降本原因,大部分發布會選擇線上進行。所有產品的信息以及傳播幾乎都集中在發布會上。
小鵬今年產品預熱多,有些是通過何小鵬的個人社交賬號做的預熱,這一做法拉長了整個傳播周期;另外,小鵬同一車型衍生的版本也多,僅 P7 這一款車,既有 P7i,又有 P7+,還將有全新 P7。
理想去年推出 MEGA 時,從預熱到發布,整個宣傳周期長。但李想在 2024 年財報會上說,不會在新品發布前公布太多產品信息,他們傾向于把產品亮點的介紹與用戶真實體驗以及交付放在同一個時段。
蔚來、小鵬和理想 2025 年的銷量目標分別是 44 萬輛、38 萬輛以及 70 萬輛,但理想官方否認了 70 萬輛的目標。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在 4 月中旬參加某一直播對話欄目時,對蔚小理未來 3 年發展趨勢發表評論,他當時說:"(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夠獨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盡快兼并重組合作。"
何小鵬之后的回復被很多人認為是教科書式的范本。
他當時說:" 我覺得朱老師講話肯定有他的思考跟邏輯推理,但我覺得這個世界,做企業做得越廣越大,我越不考慮邏輯。因為這個世界就像今天的股市,每一個邏輯都對,但你放在一起就不對了。洞見之后,如何在洞見的趨勢里面,用合適的方法,合適的資源,合適的節奏走出一個 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才是創業的樂趣,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樂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小鵬在同一場對談中以隱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也同時做出了回擊。
當時,對談中提及體系力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采訪者說:" 傳統車企的體系還是有優勢的。"
何小鵬立即進行反駁,他說:" 我覺得(傳統車企)沒有(體系力優勢)。過去十年,我們(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互相學習,我們(新勢力)學得更多一點,因為過去十年,硬件占汽車的 80%-90%,軟件或其他領域占 15%,但在下一個十年,也就是 2020-2030 年,這新的十年,AI 會越來越強。軟件、操作系統、AI 會貫穿整個汽車的硬件和全體系,這時如何深度且橫向研發,如何面向用戶,如何建立差異化的品牌和口碑認知,我覺得對原來新造車企業會更友好,對傳統車企會更有挑戰。"
煥新在哪里?
蔚小理三家的煥新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
他們都在顏色、舒適性和主動安全配置上進行調整和升級,并同時對座艙以及輔助駕駛能力進行提升。介紹輔助駕駛功能時,這三家都重點強調了主動安全能力,不再是之前強調零接管的說法。外觀方面,不是所有車型都進行了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形式上,蔚小理仍展現出造車新勢力的特點。
理想在一開場便介紹 L6 煥新版的新顏色,其次只展示用戶隔空便能感知的煥新重點,比如新增激光雷達以及它能帶來的直接好處。所以,理想介紹了 3 款車型煥新,但用時卻最短。
蔚來介紹 ES6 和 EC6 煥新版時,現場站滿了自己的員工,李斌拿著咖啡也站在其中,攝影師并沒有給他太多鏡頭。
這次蔚來兩款車型煥新最大亮點之一是搭載了蔚來的自研智駕芯片神璣 NX9031,這款芯片首款搭載車型是旗艦轎車 ET9,這次下移到 ES6 和 EC6,說明了這一芯片的能力。
神璣芯片 NX9031 共研發了 4 年,整個團隊據說約 500 人。
另一項用戶無法馬上感知卻很重要的是蔚來的智能系統 NT.Cedar 雪松,蔚來稱是他們最領先的智能系統。
此次發布會上,為了展示 ES6 和 EC6 的主動安全,李斌再度親測爆胎,這也成為這場發布會的傳播熱點。蔚來的煥新很多表現在細節上,比如內飾的屏幕四角都做成了像蘋果一樣的圓弧,這種圓弧設計貫穿了整個內飾的邊角設計。
小鵬的 G6 和 G9,發布會早在今年 3 月便舉行了。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小鵬這兩款車型的煥新內容似乎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首先是統一取消了 Pro 版本,均升級為 Max 版本。這意味著小鵬采用純視覺路線后,用一套架構實現了包括高速和城區的全域智能輔助駕駛。而之前,Pro 和 Max 最大的區別正是在高速和全域的輔助駕駛上。
G6 和 G9 煥新幾個版本間的差異僅在于續航和部分舒適性配置。這兩款車都換上了 5C 超充電池,同時取消了三元鋰電池,座艙統一升級為高通 8295 芯片。G9 還配備了雙腔空氣懸架。
這兩款車都維持了一個高性價比的價格區間,這也是小鵬的定位。
理想 L 系列的煥新,主要是把原來 Pro 版本增配了激光雷達,芯片換上了地平線征程 6;而原來 Max 以及 Ultra 版本同時升級成英偉達的 Thor-U 芯片,煥新后的 Pro 仍只有高速領航能力,這一點與小鵬不同。
理想的另一個亮點是搭載了 VLA 司機大模型方案,這一方案給用戶的體驗是智能輔助駕駛開啟后可以只用嘴發指令,就像你有一個司機聽你的指揮在開車。
VLA 司機大模型是理想目前的發力重點,也是李想本人最愛談的話題。
蔚小理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主要靠這幾款車型來打。
從操作系統到芯片,三家齊刷刷自研
3 月 18 日,李想在 2025 年中關村論壇上正式介紹了自研的星環 OS 操作系統,這是由理想團隊花四年時間而成的操作系統。
演講中,李想解釋了為什么要自研星環 OS 的原因。
當天,他還宣布將此操作系統開源,而開源的原因在他后來的某一次采訪中提及,他說:" 純粹感謝 Deepseek",因為得益于 Deepseek 的開源, 大大縮短了他們 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模型的開發時間。
之后 4 月關于星環 OS 的溝通會上,理想 CTO 謝炎在回答星環 OS 的商業模式時說:" 我們不希望通過開源直接獲得回報,我們既不賣汽車操作系統,也不干涉使用者如何使用。我們只希望大家加入進來,自由地使用,自由地貢獻,跟理想在同一個路線上一起前行,這樣我們就能走的夠快,最終實現打造 Intelligent 智慧系統的愿景。"
關于星環 OS 的背景信息以及這一系統所面臨的挑戰,可參看開源星環 OS,理想從產品競爭轉向生態競爭。
首批搭載星環 OS 的車型包括此次 L 系列的所有煥新車型以及 MEGA Home。
關于操作系統,實際上蔚來和小鵬已早于理想開發完成,但因操作系統的定義和邊界三家公司未曾對外說明,所以并不好判斷這三家的操作系統是否具有相似性。
蔚來的操作系統是 Sky OS,也是花四年時間完成;小鵬也是自研,操作系統叫 AI 天璣。
這兩套系統早于理想已使用在了蔚來和小鵬各自品牌的車型上,但理想的特點是用 C 端用戶聽得懂的語言來解釋這套系統以及這套系統所要解決的問題。
另一項蔚小理統一自研的是智能輔助駕駛芯片。
目前蔚來的神璣芯片 NX9031 率先實現量產,已搭載 ET9、新款 ES6 和 EC6;小鵬的智能輔助駕駛芯片名為圖靈芯片,將在今年二季度上市。汽車商業評論推測,或將搭載在新款 P7 上,因為 P7 對于小鵬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理想也在自研芯片,他們的芯片名為舒馬赫,估計很快上市。
從操作系統到芯片,蔚小理都在進行自研。而大多數傳統車企沒有采用這一方式。傳統整車廠更多采用供應商的集成方案。
車企在核心技術上該自研還是采用 Tier1 的供應商方案?這個問題從沒停止過爭吵。蔚小理已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至于哪一種方案能最終勝出,這需要時間來回答。
關于蔚小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小鵬和理想在 AI 領域布局或路徑上的不同。
理想目前在智能駕駛上,已經從端到端全面轉向了 VLA 司機大模型上,有專家說 VLA 的挑戰更大,因為這塊領域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早在 2023 年 7 月,谷歌 DeepMind 推出了全球首個控制機器人的 VLA 模型,這一模型概念正快速擴散到智駕領域。
小鵬則采用端到端,目前小鵬的 AI 算力已達到 10EFLOPS,他們在云端訓練了一個世界基座大模型,幫助自己的 AI 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并且進行交互。
隨著傳統車企的轉型,蔚小理和傳統車企的界限已不如前兩年明顯,但從整個未來 AI 業務的布局來看,蔚小理仍具有新勢力的特點,盡管目前尚不能判斷誰將成為最后的贏家。
另一方面,隨著產品的增加以及產品線的加長,蔚小理本身也開始相互競爭。
目前來看,蔚來和理想的競爭相對直接,小鵬因價格區間的下限低于 20 萬元,和其他兩家的競爭會稍顯緩和。
接下來整個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