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穆迪對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等華爾街頂級銀行的長期存款評級均從原本的 Aa1 下調至 Aa2。
此外,穆迪還將中美洲銀行(BAC)、紐約梅隆銀行(BK)、道富銀行、摩根大通和富國的部分受評子公司和分支機構的長期交易對手風險從 Aa1 下調至 Aa2,并將中美洲銀行與紐約梅隆銀行部分受評子公司和分支機構的長期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及發行人評級降至 Aa2。
穆迪指出,下調美國各大銀行評級的原因是美國債務的不斷膨脹,目前已經達到 36 萬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支持這些主要金融機構高評級債務的能力下降,從而推高了風險。
牽一發而動全身
上周五,穆迪宣布下調美國的主權評級,從最高級別 AAA 下調至 Aa1,成為最后一家取消美國最高信用等級的主要評級機構,這也在金融市場引發了一定的擔憂情緒。
穆迪在其新聞稿中表示,在其 21 個等級的評級標準中,此次下調反映了十多年來美國政府債務規模和利息的上升,其水平顯著高于評級類似的主權國家。
穆迪的調整正逢美國國會正在就一項爭議性的稅收法案進行辯論。上周五,這份《美麗大法案》因保守派共和黨人未能同意大規模的支出而面臨關鍵的程序性障礙。
然而,這項法案在上周日獲得了美國國會一個關鍵的委員會的批準,這對特朗普政府來說是一個明確的立法勝利。但這可能也是穆迪進一步下調美國各銀行評級的理由之一,因為擔憂這份支出甚巨的法案將繼續加重美國的債務負擔。
除了銀行外,穆迪還將美國政府托管的兩家房地產企業——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長期高級無擔保債務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理由同樣是兩家機構受到聯邦政府信用狀況減弱的附帶影響。
這些舉措進一步凸顯出穆迪對美國聯邦政府實力的懷疑,而美國聯邦政府一旦出現信用風險,那將對數以萬計的美國企業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