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一旦特朗普對生物制藥行業征收關稅的細節公布,政府將制定新的措施來支持相關公司。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縮短批準美國國內制藥廠所需的時間。此舉是鼓勵美國本土制造業的新法規的一部分。
上個月,特朗普政府啟動了對藥品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這被視為對該行業征收關稅的前奏。
美國是韓國藥品出口的最大市場。根據相關數據,2024 年韓國醫藥產品出口額為 95.9 億美元,僅占其出口總額的 1.4%。不過,其中 16% 的藥品出口被運往美國。
韓國政府還表示,如有必要,將制定額外的支持措施,從而對上個月宣布的旨在幫助汽車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和鋼鐵制造商等其它行業應對關稅的一攬子措施做出補充。
盡管受到美國關稅的拖累,但受半導體需求強勁提振,韓國上個月出口意外強勁。但有跡象顯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已開始影響其關鍵的汽車行業。
繼上周舉行第二輪部長級貿易談判后,韓國政府本周將與美國就 " 對等關稅 " 和鋼鐵、汽車、半導體等重點品類的關稅減免問題進行第二次 " 技術性磋商 "。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韓國在內的多個美國貿易伙伴對美立場都轉向強硬。
韓國目前民調領先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上周日的首場電視辯論中表示,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沒必要急著早早達成協議,并批評臨時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接觸過于倉促。他還稱,美國在關稅談判中未必占據 " 絕對優勢 "。
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上月底對美國財長貝森特聲稱的 " 韓方希望在大選之前敲定雙方貿易磋商基本框架 " 的說法進行了反駁。他表示,韓國沒有理由在 6 月舉行的總統選舉前就貿易談判達成任何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