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鈦媒體 21小時前

      中信科移動:成也 5G,敗也 5G,扭虧為盈等 6G?

      文 | ITC 解讀者—老解

      號稱 " 以 5G 為代表的全球移動通信領域自主創新領軍企業 " 的發布 2024 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64.91 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79 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27 億。

      自 2022 年 9 月上市以來,這已是中信科移動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了,而且回溯到上市以前的報告期,中信科移動 2019-2024 年總計 6 年時間的虧損總額已經高達 59 億人民幣。

      在財報中,中信科移動以 " 較上年同期減虧約 0.79 億元 " 來力證公司運營質量在 2024 年得到 " 持續改善 ",但卻忘了其在 2022 年 9 月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里曾前瞻"公司將在 2024 年實現整體業績扭虧為盈 "。

      在 2022 年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中信科移動的管理層信心滿滿地預測:" 未來幾年,隨著全球 5G 進入全面加速發展階段,5G 產業鏈快速成熟,5G 創新應用蓬勃涌現,將迎來長期、持續的國內外 5G 網絡建設需求,通信行業將進入新一輪大繁榮階段,公司面臨國內外 5G 網絡建設及應用蓬勃發展的良好市場機遇 "。

      因此,作為移動通信領域 " 國家隊 " 的中信科移動,在招股說明書中將公司扭虧為盈的時間設定為 2024 年,并且預計 2021-2025 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將高達 25.75%,到 2024 年的營業收入將超過 117 億人民幣。

      然而回頭來看,除了上市當年中信科移動的營收同比增長了 22%,達到預測收入水平之外,2023 年的營收同比僅增長 13%,與預測收入水平少了 13 億;到 2024 年竟然迎來了營收下滑 17%,堪堪只有預測收入的半數水平了。

      具體到業務板塊來看。中信科移動在科創板上市前通過資產重組,整合了原電科院旗下的大唐移動和烽火科技旗下的虹信通信兩部分資產,因此其業務板塊主要包括 4/5G 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天饋設備、室分設備、行業專網設備及相關的一體化服務和運維服務等,其中4/5G 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及相應的服務業務收入占比超過 50%,為公司的核心業務。

      從中信科移動 2024 年的業務表現來看,除了行業專網設備業務營收同比大增外,天饋設備、室分設備、一體化服務和運維服務業務均下滑了 20% 左右,作為公司核心業務的 4/5G 移動通信系統設備業務竟然同比下滑了 40%,營收規模已不足 14 億。

      要知道,在當年的招股說明書中,中信科移動曾預測 " 隨著國內 5G 網絡的穩步建設,公司預計在 2021-2025 年的國內 5G 系統設備綜合市場份額將由約 3% 上升到 10%,再疊加公司在東南亞 4G 市場的規模突破帶來的海外收入增長,公司系統設備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達到 44%",并且還給出了到2024 年實現收入 48.6 億、2025 年 58 億的 " 謹慎預測 ";因此,中信科移動承諾將上市所募集的 40 億資金的一半以上(22.8 億)用于 "5G 無線系統產品升級與技術演進研發項目 ",以達成預測目標。

      上市前期,借助在中國移動 700M 集采和電信聯通 2.1G 集采連續中標的成果,中信科移動以 5G 為主的系統設備業務收入在 2021 年取得了同比增長 114% 的業績,由此得以在 2022 年 9 月以 6.05 元的發行價成功登陸科創板;隨后憑借系統設備業務 2022 年度業績同比增長 37% 的業績表現,中信科移動的股價在 2023 年 4 月一舉達到 9.66 元的峰值,無限風光無不得益于 5G。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上市不足三年時間,中信科移動以 5G 為主的系統設備業務卻在 2024 年突然轉向,遭遇了 40% 的下滑,13.9 億的實際營收不僅只有當初 48.6 億預測營收的三成以下,而且還一舉跌回了 2021 年的營收水平導致其股價在 2025 年 4 月跌落到 4.76 元的歷史低位,究其原因,敗亦在 5G。

      在 2024 年財報中,中信科移動將公司收入規模同比下降的原因歸結為 "主要客戶資本開支明顯下滑,市場有效需求不足 "。

      作為國內專業的移動通信網絡部署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信科移動的客戶主要集中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通信運營商,2024 年來自這前四大客戶的銷售額占到年度收入的 65% 以上,其中僅來自中國移動一家的銷售收入占比就高達 40%,因此以中國移動為首的通信運營商的采購政策變化直接影響了中信科移動的營收表現。

      三大運營商自 2019 年商用 5G 開始,一路高歌猛進以每年 1800 億左右的投資在短短 5 年時間就完成了 400 萬基站的建設,在一路助推包括華為、中興通訊、中信科移動在內的通信設備商業績節節攀升的同時,也為他們埋下了一旦 5G 網絡建設放緩就有可能造成業績斷崖式下滑的伏筆。

      特別是中信科移動,與華為和中興通訊除了移動通信系統設備之外還有終端業務、企業市場業務以及海外業務相互補充的業務架構不同,其系統設備、天饋設備、室分設備和相關服務業務幾乎完全依賴于國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因此隨著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 5G 投資在 2024 年分別同比減少 22% 和 14%,中信科移動的業務營收規模轉而掉頭向下在所難免。

      而且展望 2025 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公布將連續調降其資本開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 5G 投資預計將繼續下滑 16% 和 19%,因此中信科移動的營收規模在 2025 年繼續收縮已是大概率事件,其最新的季報顯示 2025 年一季收入同比減少了 15.9%由此,不僅中信科移動當年在招股說明書中對于 2025 年營收規模達到 141 億的預測將成過眼云煙,而且其在 2023 年所取得的 78 億營收峰值或將成為中信科移動難以突破的天花板。

      更為殘酷的是,收入規模的持續下降,對于仍然深陷虧損泥潭的中信科移動的而言,或許意味著扭虧為盈的遙遙無期。

      眾所周知,移動通信行業具有研發投入高、研發周期長的特征,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需要大額的研發投入以實現通信標準、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及后續商業化過程。當年,為了在 5G 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中信科移動自大唐移動時代就持續投入于 5G 標準演進和 5G 產品研發,歷年研發費用支出均在 13 億左右,占公司期間費用的 8 成以上,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

      而高額的研發投入,于中信科移動而言無疑是填不飽的吞金獸,從其歷年的研發費用與毛利對比來看,雖然其毛利水平已經從 2019 年的 7 億翻倍到了 2024 年的 15 億,但也就是與研發投入堪堪持平而已,再扣除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其他支出,中信科移動遲遲未能盈利實屬必然。

      因此,對于中信科移動而言,要擺脫虧損實現盈利,就只能在提高毛利和降低研發費用上下功夫。在營收規模受制于運營商 5G 投資收縮而掉頭向下的前提下,要繼續提高毛利,唯有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水平。

      與行業競爭對手相比,中信科移動的毛利率水平嚴重偏低以華為和中興通訊為例,華為 2024 年的銷售毛利率為 44.4%,中興通訊的銷售毛利率為 37.9%,特別是其運營商網絡業務的毛利率高達 50.9%,而業務集中于國內運營商市場的中信科移動的毛利率則僅有 22%。

      造成兩者盈利能力差距如此懸殊的原因,中信科移動曾在其招股說明書中將其歸結為"國內 5G 市場份額的高度集中化 ":由于華為和中興通訊占據了國內 5G 系統設備市場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受益于規模優勢,能夠有效降低采購及生產成本,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成本優勢。

      而中信科移動為確保 5G 集采份額,只能采取 " 激進的戰略性定價的銷售策略 ",以遠低于華為和中興通訊的價格才贏得了不足 4% 的市場份額,最終導致其在成本上沒有規模優勢,在價格上又處于劣勢。因此即使已走到 5G 大規模建設的尾聲階段,中信科移動的毛利率水平也不過堪堪回升到 22% 而已。

      考慮到運營商壓縮 5G 投資將導致市場規模進一步收縮,中信科移動從成本和價格兩端繼續改善毛利率的空間也會被嚴重擠壓。因此,降低研發投入或將成為中信科移動實現扭虧為盈的最主要抓手,而這已經體現在其 2024 年的研發投入變化上。

      中信科移動 2024 年的研發費用為 11.6 億,同比 2023 年的 13.8 億下降了 15.9%,已處于財報記錄的最低水平,但由于收入規模的下降幅度更大,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仍高達 18%。但是為了節省這 2.2 億研發費用,中信科移動已將研發人員數量從 2023 年的 2,431 人裁減到 2024 年的 2,044 人,裁減比例亦高達 16%。然而,對于以技術演進和產品創新來推動迭代的移動通信行業而言,通過裁減研發來追求短期盈利無異于飲鴆止渴,注定難以為繼。

      隨著國內 5G 建設高峰過去,移動通信行業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按照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的最新判斷,6G 將成為下一輪經濟周期主導創新技術的重要引擎;而就 6G 發展節奏來看,為準備 6G 在 2030 年的大規模應用,目前(2025-2030 年)正處于進行 6G 標準制定、產業推進及應用培育的關鍵階段。

      因此,以、 為首的國內廠商,和以、 為代表的國外巨頭,已經為在 6G 標準和技術研究以及產品開發上形成優勢而展開了研發投入的競爭,好不容易在 5G 時代占有了一席之地的中信科移動終究不能在此關鍵階段掉隊。

      但是,面對坐擁 8600 億營收規模投入 1800 億研發的華為和坐擁 1200 億營收規模投入 240 億研發的中興通訊,僅有 65 億營收體量的中信科移動能否以 12 億的研發投入在 6G 競爭中搏出一個扭虧為盈的未來呢?

      中信科移動的 4.89 萬股東們,或許需要一個答案。

      相關標簽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一区在线mmai|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国内精自品线一区91|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