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演進,具身智能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憑借良好的制造業基礎,重慶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性產業加快培育發展,并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在政策引擎的驅動下,一大批聚焦機器人領域的科創企業不斷涌現,成為推動重慶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近日,重慶本土具身智能初創企業原力靈機,在全球機器人視觸融合挑戰賽(ManiSkill-ViTac 2025)中獲得了 " 純觸覺操控 " 和 " 觸覺傳感器設計 " 兩個賽道金牌。這一成績不僅展現了中國企業在機器人領域的國際領先實力,更彰顯了重慶多年來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的突出成果。
提到具身智能,大眾可能還不太熟悉,但是提到機器人,大家都能想到春晚舞臺上轉手絹的人形機器人。嚴格來說,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交叉的前沿領域,在應用中,具身智能泛指各種形態的機器人,比如靈巧手、機械臂等構件,或者具備完整形態的雙足或四足機器人,甚至包括自動駕駛。當前學術和行業在具身智能領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感知與理解能力、人機交互與協作、運動控制與規劃等。
作為全球機器人領域最權威的競賽之一,ManiSkill-ViTac 挑戰賽對于推動具身智能尤其是機械臂和機器人精細化操作具有重大意義,為接觸類操作任務建立了基準測試。在往年成功舉辦的基礎上,ManiSkill-ViTac 2025 設立了純觸覺操控、視觸融合操控以及觸覺傳感器設計三個賽道。據主辦方統計,本屆賽事吸引了來自清華、北大、港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等 42 支全球頂尖團隊同臺競技。在本次挑戰賽的仿真測試和真機實驗環節,原力靈機團隊通過創新研發的混合算法和贏得了兩個賽道的冠軍。
原力靈機于 2025 年 3 月 5 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注冊成立,是行業內少有的能夠實現大模型技術與機器人場景深度融合的具身智能公司。2025 年 3 月 25 日,原力靈機宣布完成 2 億元天使輪融資,投資人包含君聯資本、九坤創投、啟明創投。
原力靈機的核心團隊兼具頂尖學術背景以及超過 10 年的 AI 原生產品規模落地經驗,不僅在算法研發、硬件研發、數據管理、工程創新、場景落地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積累,尤其具備行業稀缺的 " 算法 + 硬件 + 場景 " 復合基因。
所有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都需要經歷技術上的突破。國際的頂級會議和頂級賽事是驗證初創企業硬實力的試金石。據透露,原力靈機的研發團隊日前還參加了 CVPR 2025 協作智能 Workshop 核心賽事之一 —— RoboTwin,并在第一輪仿真平臺賽中斬獲并列第一。
政策與產業雙輪驅動 重慶構建具身智能發展生態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重慶多年來在打造高科技企業營商環境、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方面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早在 2011 年,面對日益激增的工業機器人需求,重慶就開始籌謀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3 年,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21 年,又印發《重慶市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截至 2024 年底,重慶機器人產量突破 6 萬套,全產業鏈產值超 370 億元,機器人產業已成為 "33618" 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當中的 18 個 " 新星 " 產業集群之一。
大模型技術的快速崛起,也為機器人產業的智能爆發提供了全新路徑,具身智能產業也隨之引爆。為搶抓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推動重慶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2024 年 12 月,市經信委聯合 7 部門印發《重慶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并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并舉,推動產業快速生成和迭代發展。
原力靈機在國際機器人挑戰賽上的佳績,是重慶具身智能行業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在良好的營商環境、廣闊的發展機遇以及諸多產業優勢的推動下,重慶的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正蓄勢待發,未來有望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