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
8 月 18 日晚間,梅雁吉祥(600868.SH)披露《關于購買資產的公告》,擬以現金 1.06 億元收購侯興剛、吳海燕夫婦持有的上海新積域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上海新積域 ")65% 股權,從而拓展 BPO(業務流程外包)業務。
水電企業溢價收購業務流程外包公司,這也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當晚上交所火速發出問詢函,詢問關于交易必要性及業務整合管理、業績承諾及業績獎勵、標的公司關聯交易等問題,要求公司核實并補充披露相關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3 年以來,梅雁吉祥處于虧損狀態,截至 2025 上半年預計虧損超 2 億元,而此前其 2024 年年報提到,未來發展戰略聚焦綠色能源與地理信息產業。
此時選擇溢價收購、跨界 BPO,能挽救梅雁吉祥的業績嗎?
兩年虧近 2 億元,頻頻跨界尋求業績增長
官網顯示,梅雁吉祥成立于 1993 年,致力于清潔能源的建設和轉型,經多年運營和發展,公司在穩固水電主業的同時,形成了集水力發電、地理測繪信息、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民辦教育、礦產資源、新型能源為一體的業務板塊。
Wind 數據顯示,自 2015 年至 2022 年間,梅雁吉祥仍能實現盈利,但在 2023 年由盈轉虧,從 2022 年的 5902.72 萬元減至 2023 年的 -1.00 億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商譽減值系拖累梅雁吉祥 2023 年業績的主要原因。
2023 年,梅雁吉祥的子公司廣州國測業績大幅下滑,成為虧損最大的控股子公司,梅雁吉祥對其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1.19 億元。廣州國測是梅雁吉祥在 2020 年花費 2.30 億元并表收購而來,雖然 2020~2021 年凈利均超過承諾數,但由于 2022 年達成較差而導致最終累計凈利潤未達到承諾目標。
面臨虧損之下,梅雁吉祥也在積極尋找自救出路,開拓新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2023 年參股上海安永綠氫能源發展中心,培育氫能項目;與科學院等共同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粵科潤達,拓展電解銅箔、高端印制電路等新材料業務;還投資參股高新技術公司,拓展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業務,以謀求更多利潤增長點。
而到 2024 年,梅雁吉祥新增控股子公司,進軍沼氣提純天然氣和沼氣發電業務。
廣撒網之下,2024 年梅雁吉祥在增收的基礎上有所減虧,但增收的原因更多為水電的 " 潑天富貴 "。
根據定期報告,梅雁吉祥電站全年累計售電量達 51455 萬千瓦時,同比增長 34.89%,相較于過去八年的平均電量高出 33.60%,創下發電量紀錄第三次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水力發電成為梅雁吉祥的業績 " 頂梁柱 ",營收高達 2.24 億元,同比增長 26.51%,同時也以 40.9% 的毛利率成為最賺錢的業務。
而其他業務卻成為盈利 " 拖油瓶 "。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項目資金回款困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地理繪測信息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30.25% 至 8355.63 萬元,毛利率減少 26.24 個百分點至 5.41%;而沼氣業務和鈦極涂層仍處于虧損狀態。
但靠天吃飯總是不太穩定。在 2023~2024 年虧近 2 億元后,梅雁吉祥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 -3200 萬元至 -2700 萬元,去年同期為 1212.57 萬元,由盈轉虧,而虧損的原因之一系公司電站所在區域降雨量同比大幅減少導致水電收入及毛利率下降。
跨界 BPO,能否挽救業績?
投資的新業務難以快速盈利,老本行水電靠天吃飯不穩定,梅雁吉祥又開始物色起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這次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與自身發展毫無干系的外包公司——上海新積域。
公告顯示,上海新積域成立于 2013 年,主營客服、電商外包。2024 年及 2025 年前 5 月,其營收分別為 1.71 億元、6675.74 萬元;凈利潤分別為 743.57 萬元、492.21 萬元。
根據資產評估報告,在上海新積域持續經營及報告載明的評估目的、價值類型和評估假設條件下,上海新積域股東全部收益基于評估基準日(2025 年 5 月 31 日)的市場價值為 1.63 億元,評估增值率達 266.03%。
關于為何選擇收購上海新積域,時代財經以個人投資者身份致電梅雁吉祥,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收購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拓寬上市公司的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是結合其他市場上的一些具體情況決定的。"
梅雁吉祥在公告中提到,隨著近幾年來 BPO 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各客戶的產品售前 / 售后服務的廣度及深度不斷拓展,長期來看行業將保持持續上升態勢。這或許是其看中 BPO 賽道的原因。
不過,按照梅雁吉祥列出的同行業公司來看,京北方(002987.SZ)、財安金融(430656.NQ)等 BPO 企業在 2024 年的毛利率多數在 12%~35% 之間,遠高于上海新積域的 8.79%,上海新積域并非行業中相對賺錢的標的。
在此情況之下,梅雁吉祥與上海新積域簽有業績承諾和補償:2025~2028 年,標的公司合并報表口徑凈利潤合計不低于 5500 萬元;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不得超過 6%,如超過該比例,則超過部分應從前述凈利潤實現數中扣除。若未達到該承諾數,則要現金補償。
2025 年 8~12 月期間標的公司合并報表口徑主營業務收入金額不低于 9000 萬元,2026~2028 年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均不低于 2 億元。若任意一期未達到承諾數,則一次性補償 500 萬元(不累積)。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當晚火速發出問詢函,詢問關于交易必要性及業務整合管理、業績承諾及業績獎勵、標的公司關聯交易和估值合理性等問題,要求公司核實并補充披露相關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年報中,梅雁吉祥在公司發展戰略部分提到,其制訂了 " 立足綠色產業,謀劃新型能源,融合數據信息,實現智慧管理 " 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聚焦國家 " 碳達峰、碳中和 " 政策,圍繞可再生能源、地理測繪信息、礦產資源等領域,朝做大做深做強的發展方向積極謀求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戰略轉型。
這次跨界輕資產的 BPO 能夠挽救業績嗎?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