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鈦媒體 12小時前

      對話谷歌科學家:當 AI 會寫代碼,新一代學生還要學編程嗎?

      文 | Edu 指南

      " 編程已死?" 面對 AI 工具能自動生成代碼的浪潮,谷歌科學家斯蒂芬妮 · 德魯加(Stefania Druga)回答說:" 不,學習編程的作用遠未失效。"

      超越工具屬性:編程的核心價值在思維塑造

      在近期 Edu 指南和她的對話中,這位深耕 AI 教育的前沿實踐者拋出了一個前瞻性觀點:當機器接管了具體編程語法的書寫,人類教育的真正高地,正悄然轉向思維層面的重塑。

      在斯蒂芬妮看來,編程的深層價值遠超其工具屬性。它核心訓練的是 " 計算思維 " 與 " 算法思維 ":一種將復雜行為和交互,進行結構化、邏輯化拆解并描述的能力。

      " 即便未來代碼運行在更高抽象層級,人類仍需清晰理解應用邏輯:輸入是什么?輸出是什么?數據如何流轉?功能如何實現?" 她強調,這種思維框架是駕馭 AI 協作的根基。開發者之所以能通過 " 氛圍編程 "(Vibe coding,一種當下在硅谷盛行的編程方法,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AI 生成代碼)獲得更優產出,正因其具備提問、評估與修正生成結果的內在思維模型。教育的重心,應從特定編程語言(Python、JavaScript)的傳授,躍升至通用計算邏輯與架構思維的培養。

      不要懼怕學生使用 AI,否則教育可能與市場需求脫節

      然而現實中的編程教育卻深陷滯后泥潭。斯蒂芬妮犀利指出,傳統教育體系轉型艱難——課程、評估與考試機制難以迅速適配 AI 時代。" 若因懼怕‘作弊’而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 AI,只會制造危險的技能斷層。" 她警告道。當學生踏入職場,幾乎所有企業都已默認員工具備使用 Copilot 等 AI 編程助手的能力。禁止使用,意味著教育產出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

      如何彌合這一鴻溝?斯蒂芬妮給出了極具實操性的解決方案:" 動態契約 "。她向 Edu 指南展示了其創建的在線新工具(亦可用白板 / 紙張替代):師生圍繞具體任務(如寫論文),共同繪制 " AI 使用光譜 "。光譜一端是 " 鼓勵行為 "(如語法檢查、大綱生成),另一端是 " 禁止行為 "(如生成全文),中間則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 灰色地帶 "(如尋找文獻引用)。每位學生均可提出自己的使用設想并定位。隨后,全班展開深度辯論,對灰色地帶達成共識,最終形成一份獨特的 " 班級社會契約 "。這份契約的精妙之處在于可轉化為 " 系統提示 ",嵌入 ChatGPT、Claude 或 Gemini 等工具中。當學生操作時,AI 會主動提醒:" 根據協議,我不能為你生成整段內容 " ——技術成為了協議的守護者。

      " 協議是動態的," 斯蒂芬妮解釋," 當學生發現某些輔助方式(如頭腦風暴)實際抑制了原創性,可推動班級修訂條款。" 這個框架將 AI 使用從 " 地下狀態 " 推向透明協商,在具體任務場景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判斷與規則共建能力,是素養養成的活課堂。

      AI 素質能力前置

      當 AI 像空氣般滲透孩童世界," 素養前置 " 已成剛需。

      斯蒂芬妮并不鼓吹低齡兒童過早接觸技術,但面對現實時態度清醒:AI 已如氧氣般無形融入孩子的生活。七歲孩童使用搜索引擎時,AI 已在摘要結果;語音助手(Alexa、小愛同學)的回應背后是語言模型的驅動;甚至 YouTube 的推薦流都由算法操控。孩子可能全然不覺這些 " 智能服務 " 背后的運作機制、數據來源或潛在謬誤。

      " 技術既成環境,對話必須開啟。" 為此,斯蒂芬妮開發了一本受到好評的《家長 AI 素養手冊》。手冊摒棄復雜理論,提供家庭場景的落地策略:

      - 化技術為對話內容:

      將 " 智能音箱如何識別喚醒詞?"、"YouTube 為何推薦這個視頻?" 融入晚餐對話。

      - 培養批判意識:

      引導孩子思考 " 如果數據不同,結果會怎樣?"、" 開發者為何這樣設計?"

      - 錯誤即教材:

      當 AI 出錯,與孩子共同剖析原因,理解技術局限。

      - 共學與倡導:

      家長無需成為專家,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關注隱私、公平等倫理議題。

      手冊的核心在于:

      將高深的 AI 原理,降解為日常可觸的 " 問題意識 " 培養,在家庭場景中播種批判性思維的種子。

      當入門級崗位被 AI 吞噬,教育目標需要根本性轉向。

      斯蒂芬妮對 Edu 指南表示,她對當下教育邏輯有所質疑:" 長久以來,教育被簡化為就業市場的輸送帶——市場要 Python,課堂就教 Python;需求轉向 Web 框架,課程立即跟進。" 這種 " 就業導向至上 " 的課程模式,在 AI 自動化浪潮下愈發顯得脆弱而短視。大量基礎編程、文書崗位正被高效替代,技能迭代速度遠超課程更新周期。

      錨定 " 人 " 的優勢:創造力、解決力、協作力

      她對 Edu 指南表示,教育的真正錨點應回歸人的本質優勢:

      - 創造力:

      " 為新項目構思、為難題尋找破局點、探索新方法、做出新發現——這正是人類閃耀而 AI 困頓的領域。" 營造激發好奇心與創造力的環境,是超越技術迭代的永恒價值。

      - 問題解決力:

      將復雜問題拆解為可執行步驟,調整策略,管理進程——這本質是高級算法思維與項目管理的融合。

      - 社交協作力:

      " 即便 AI 無處不在,世界的運轉仍系于人的聯結。" 跨文化溝通、團隊協作、共情理解,是在 AI 嵌入社會后更顯珍貴的 " 人類操作系統 "。

      新一代創業者正用行動重寫成功路徑。

      斯蒂芬妮觀察到,年僅 19 歲左右的年輕人正借助 AI 工具,以驚人速度創建盈利項目。其秘訣在于避開傳統風險投資的路徑依賴:不執著于融資與宏大敘事,而是敏銳捕捉具體痛點(如餐館難以管理在線菜單圖片),用 AI 快速構建最小化解決方案,直接推向市場驗證并收費。盈利與用戶反饋驅動迭代,實現小而美的自主性。這種路徑凸顯了需求洞察、快速原型驗證與獨立商業思維的結合——這正是未來教育應強化的能力組合。

      行動建議:從熱愛出發,讓項目成為導師。

      對于渴望在 AI 時代學習編程的師生,斯蒂芬妮的處方簡單而有力:

      " 從任何地方開始,從一個你熱愛的項目開始。"

      熱愛音樂?嘗試構建個性化的推薦系統,甚至開發一個 " 聽哼識曲 " 的小應用。興趣是抵御學習枯燥的最佳屏障。

      擁抱工具,勇敢提問。

      利用豐富的免費 AI 編程助手,如 Claude、DeepSeek 等智能代碼編輯器。它們能提供實時反饋與指導。別害怕向社區或同伴求助。

      當 AI 輕松寫出代碼,教育的探索必須進入更深處。我們需要超越工具層面的焦慮,轉而深耕計算思維的培養;需要打破課堂禁令,構建人機協作的透明契約;需要將 AI 融入家庭對話,讓新一代小孩成長融合新的能力素養;更需要將教育目標從 " 適配崗位 " 升華至 " 釋放創造力、鍛造問題解決力、培養協作精神 "。

      相關標簽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麻豆一区二区在我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有码一区二区| 91视频国产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