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晚間,吉峰科技(300022.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協議轉讓股份過戶完成,公司控股股東正式由四川特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特驅教育 " ) 變更為安徽瀾石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安徽瀾石 " ) ,實控人由汪輝武變更為田剛印。
筆者注意到,這距離吉峰科技上一次易主不過才 4 年時間,彼時汪輝武攜特驅教育拿下吉峰科技控制權,可謂意氣風發。然后續幾年,吉峰科技基本面并無顯著改善,汪輝武便匆匆轉手控制權。
新主田剛印雖不如五月花和汪輝武在川名氣大,但絕非 " 查無此人 ",其旗下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聯合飛機 ")正站在低空經濟風口,后續與吉峰科技的協同發展引發市場遐想。
不過,在此前 5 個月錄得股價翻倍后,吉峰科技易主落定卻迎來大跌。7 月 10 日,公司股票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報 8.99 元,跌 7.03%。
低價買來高價賣,汪輝武獲利頗豐
早在今年 4 月 16 日,公司控股股東特驅教育和其一致行動人四川五月花拓展服務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五月花拓展 " ) 就與安徽瀾石及汪輝武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五月花拓展將其持有的 7235.68 萬股股份 ( 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14.64% ) 轉讓給安徽瀾石。此次交易的價格為 8.06 元 / 股,安徽瀾石耗資 5.83 億元。
同日,五月花拓展與湖北尚旌 ( 代表其管理的 " 尚旌業問盈灃一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 ( 以下簡稱 " 盈灃一期 " ) ) 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五月花拓展將其持有的 2476.14 萬股股份 ( 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5.01% ) 轉讓給盈灃一期,后者耗資 2 億元。
盈灃一期還和安徽瀾石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約定盈灃一期不可撤銷地將其獲得的 2476.14 萬股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委托給安徽瀾石行使,二者構成一致行動關系。這意味著,安徽瀾石合計擁有 19.65% 的表決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
此外,為了鞏固安徽瀾石對吉峰科技的控制權,公司終止了 2024 年對汪輝武的定向增發,同時啟動 2025 年定增——公司擬以 5.66 元 / 股的價格向安徽瀾石發行 1.08 億股,募集 6.12 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流。發行完成后,安徽瀾石將直接持有吉峰科技 1.80 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 29.96%。
汪輝武方承諾,2025 年 -2027年,公司現有業務板塊 ( 包括但不限于國內農機連鎖銷售服務板塊、高端特色農機研發制造板塊 ) 歸屬母凈利潤 ( 以扣非前后孰高值為準 ) 三年累計為正數,每年的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數。
實際上,回溯來看,2021 年汪輝武從公司原實控人處獲得吉峰科技的控制權,也是通過 " 受讓股份 + 表決權委托 + 定增 " 的模式實現,只是,當時汪輝武受讓股權的價格僅為 4.5 元 / 股,2023 年才完成的定增價格也僅 3.65 元 / 股。
很明顯,就此番出讓控制權給田剛印的定價和公司當前股價而言,汪輝武方獲益頗豐。
只是,就吉峰農機基本面而言,則難言好看。2021 年 -2024 年、2025Q1,公司分別實現營收 23.86 億元、27.08 億元、26.50 億元、27.09 億元和 7.04 億元,同比變動 -4.44%、13.48%、-2.14%、2.24% 和 10.55%;歸母凈利潤 1533.16 萬元、1109.47 萬元、1680.42 萬元、-3081.28 萬元和 435.93 萬元,同比變動 194.71%、-27.64%、51.46%、-283.36% 和 66.50%。
換句話說,汪輝武坐鎮的這幾年,公司累計僅盈利 1677.7 萬元。
與此同時,2022 年 -2024 年,吉峰科技毛利率分別為 15.21%、15.78% 和 13.58%,歸母凈利率分別為 0.41%、0.64% 和 -1.14%,總體利潤率呈下降趨勢;同期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 12123.31 萬元、6485.63 萬元和 5249.39 萬元,現金流壓力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汪輝武和特驅教育在四川頗有名氣。1999 年,汪輝武在四川創辦五月花計算機專業學校," 學電腦、找五月花 " 的廣告詞曾響徹川內外;2007 年,汪輝武率團隊加盟華西希望集團,進入高等教育領域;2018 年起,又任希望教育集團總裁,管理十余所院校及企業,其還曾以 21 億元 " 教育財富 " 名列《2019 胡潤百學 · 教育企業家榜》第 31 位。
在轉讓吉峰科技控制權之前,汪輝武已經將其麾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世紀鼎利(300050.SZ)的控制權賣出。
新主的主場在無人機領域
穿透股權來看,安徽瀾石受安徽初樸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100% 控制,后者 2025 年初剛成立,實控人為田鋼印。由此,吉峰科技新實控人為田鋼印。
田鋼印旗下的聯合飛機主營無人機等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和服務。據該公司官網介紹,聯合飛機成立于 2014 年,是工信部授予的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擁有無人機全產業鏈研發服務能力,傾力為政府、軍方及全球合作伙伴提供無人機裝備與整體解決方案,已在京、粵、皖、陜、川、滬、黑、桂等地實現產業布局,打造集無人機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部裝總裝、集成試驗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2023 年,公司完成 20 億元 D 輪融資。
吉峰科技公告還披露,聯合飛機承擔了中國首個無人直升機型號研制任務、主持制定了我國第一個無人直升機行業標準。截至目前,聯合飛機已取得約 280 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 100 項,自主研發形成了包括飛行控制系統、電控共軸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針對吉峰科技所在的農業領域,聯合飛機擁有多個型號組成產品矩陣,全面覆蓋巡田、小田 植保、大田植保的農林植保、飛防領域。目前,聯合飛機針對農業市場機型的產品開發已基本結束,市場推廣工作正在推進,該部分機型尚未產生較大規模收入。
公告中明確提到," 吉峰科技擁有國內最強大的三農營銷和服務網絡,通過與聯合飛機開展業務合作,雙方可實現‘產品+渠道’的深度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媒體報道,聯合飛機總經理李曉亮日前稱,今年公司 Q100 農業無人機的銷售目標是 1 萬架,銷售額預計可達 6 億左右。
不過,有鑒于汪輝武入主幾年的成績,田鋼印掌舵后能否如預期實現吉峰農機和聯合飛機的協同,還需要交給時間驗證。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蘇啟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