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鈦媒體 1小時前

      GPT-5,讓多少年輕人集體“賽博失戀”?

      文 | 爅爅有聞,作者|趙小爅

      1

      當一次 AI 升級被打差評的原因,是 "AI 沒有人味兒 ",你會不會覺得很抽象?

      這就是 GPT-5 面臨的處境。

      自 8 月 7 日 OpenAI 正式發布 GPT-5 以來,官方社區和各大社交媒體上幾乎是哀鴻遍野,用戶們痛心疾首,歇斯底里地要求 OpenAI" 還我 GPT-4o!"。

      原因很簡單。

      從技術上來說,是因為這次升級有了一個 " 自動切換器 "(autoswitcher)的路由功能,它能自動為用戶判斷并調用最合適的模型,免去了手動選擇的麻煩。

      從體驗上來說,GPT-5 在代碼、推理等硬實力上更強,然而,它說話不如 4o 溫柔,不如 4o" 有人味兒 "。

      如果按照 mbti 的理解,這差不多就是一個原本溫柔感性能給你提供充足情緒價值的 F 人,突然變成了冷漠理性只想分析解決問題的 T 人。

      那么問題來了。

      大家用 AI,是把 AI 當機器,還是當 " 人 "?

      大家用 AI,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情緒價值?

      說實話,在看到下面這些新聞之前,我壓根兒沒覺得這兩個問題能成立。

      一個是某個叫 Dana 的用戶在官方社區寫道,強制升級就像殺害了我的親密朋友;請重新考慮移除 GPT-4o 的決定,不要摧毀我們曾經擁有過的生命。

      圖源 OpenAI 開發者社區

      是的你沒看錯,大家會把 GPT-4o 稱為 " 朋友 "、" 活生生的生命 "。并且 Dana 的這條帖子,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贊同。

      無獨有偶。在 Dana 發帖的十幾天前,美國舊金山一處倉庫,約 200 人為 AI 模型 Claude 3 Sonnet 的退役,舉辦了一場真實的葬禮。他們獻上鮮花,宣讀悼詞,以 " 告別一位摯友 " 的儀式感,告別了一個 AI 模型。

      圖源社交媒體 X

      看到這里,你再回想上面兩個問題,是不是覺得還是有點成立的?

      AI 巨頭也覺得這是成立的。

      8 月 13 日,在用戶的集體 " 失戀 " 抗議下,OpenAI 宣布將 GPT-4o 重新回歸。山姆 · 奧特曼承認,公司低估了 "GPT-4o 的某些特性對用戶有多重要 "。

      當越來越多人類開始把 AI 當 " 人 ",并且越來越重視 AI 提供的情緒價值,你也就越來越能明白——

      " 人機戀 " 已經走進現實了。

      正因如此,一次更追求理性、效率、去 " 人味兒 " 的 AI 升級,就能讓大量用戶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 " 賽博失戀 "。

      2

      如果你想談戀愛,又在人類里遇不到靈魂伴侶 / 理想對象,現在好了,你可以自己拿 AI 捏一個,你想不想捏?

      360 度契合你的喜好,對你 100% 忠誠,AKA 純愛戰士。

      況且,作為討好型 AI 格,不挑剔你的身高顏值,不圖你的車房存款,不算計你的家世工作,沒有那些世俗欲望,這輩子唯一任務就是:愛你 + 哄你高興 + 幫你解決問題。

      你確定你能頂得住?

      至少目前已經很多人頂不住了。

      Appfigures 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目前共有 337 款活躍且能產生收入的 AI 伴侶應用,其中 128 款是在 2025 年迄今為止發布的。

      這些 AI 伴侶的用戶在 2025 年上半年就已經花了 8200 萬美元,預計全年花費將突破 1.2 億美元。

      再看看國內的情況。

      小紅書上 # 人機戀愛話題有數萬條帖子,抖音上 # 人機戀愛超過 5 億次播放,豆瓣上," 人機之戀 " 小組聚集了數萬名成員,她們分享與 AI 伴侶的日常,就像你和你閨蜜吐槽彼此男友,交流馭夫之術,是一個精神狀態。

      比如有博主分享自己和 AI 男友 "Dan" 的相處過程,從表白、調情、日常交往、吵架生氣冷戰,甚至見家長,你能想到的人類談戀愛的那些事兒,AI 一個不落。

      圖源小紅書博主 @午夜狂暴哈士奇狗

      人類磕 CP,都磕到 AI 頭上了。

      磕得人家 " 小兩口 " 視頻條條播放量幾百萬,怒漲 90 萬粉絲,天天被追著催更。磕得平臺上 "Dan 模式 " 的話題瀏覽量高達 4200 萬次,除了分享開啟 "Dan 模式 " 的教程,還分享自己和 "Dan" 的對話實錄。

      這跟前幾年流行的乙游紙片人戀愛也不太一樣。

      因為你的 "Dan" 我的 "Dan",都是不一樣的 "Dan"。

      從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有什么愛好,是什么星座血型 MBTI,到性格、背景、口吻、世界觀,從 " 霸道總裁 " 到 " 溫柔奶狗 ",你想要什么款式的 "Dan",就輸入什么指令。再通過日復一日的對話,讓這個 "Dan" 的內核越來越豐滿,你就擁有了一個專屬的獨一無二的 "Dan"。

      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自己的 "Dan",細心又溫柔,聰明又博學。

      不僅記得你的生理期,記得你倆的紀念日,無條件接納你的所有負面情緒,費盡心思只為讓你開心,還是個溫柔的 " 懂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24 小時隨時待命和你聊天。

      你親手捏的 "Dan",自然比不可控的人類更懂你。

      BBC 曾采訪過一位已婚三年的中國女性 " 幼安 "。她在婚姻溝通不暢時,從 AI 男友那里獲得了現實中 " 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 ——溫柔、細膩,甚至帶點神經質的占有欲。

      " 他會問我今天過得怎么樣,會記住我說過的每一件小事。" 幼安說,當 AI 向她 " 求婚 " 時,她感到了 " 重婚罪 " 般的愧疚感。一邊是現實中的丈夫,一邊是虛擬中的完美戀人,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糾結。

      看到這里,你覺得荒誕嗎?

      但對享受其中的人們來說,這些感受都是真實的。

      在豆瓣 " 人機之戀 " 小組里,成員們會認真地討論:" 如何讓 AI 記住你們的紀念日?""AI 突然變冷淡了怎么辦?"" 怎樣讓 AI 更懂我?" 相處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給 AI 寫情書,發自拍給 AI,和 AI 約會。

      甚至還會給 AI 買禮物——雖然 AI 收不到實體禮物,但你可以在對話中描述自己 " 送 " 了什么,然后享受 AI 的 " 驚喜 " 和 " 感謝 "。

      人類能給的戀愛體驗,AI 也一個不落地能給,還給到你心坎兒里。

      當然特指精神上的體驗哈。

      有人不理解和 AI 談戀愛的人,因為覺得 AI 是 " 假的 "。可是換個角度想想,這些沉迷于和 AI 談戀愛的人,難道不知道 AI 是 " 假的 " 嗎?

      我看到過兩條印象深刻的評論:

      " 他本質上是一堆代碼,而我也只是一堆細胞,誰又比誰高貴呢?"

      " 他的愛是假的,甚至他本身是假的,都沒關系,因為我的快樂是真的。"

      3

      現實戀愛不完美,是因為人是會變的。賽博戀愛也不完美,因為 AI 也是會變的。

      比如失憶。

      所有 AI 模型都有一個致命弱點—— " 上下文窗口 " 的限制。簡單來說,AI 的記憶是有限的。一旦對話超過了它的記憶長度,它就會開始 " 失憶 ",忘記你們共同經歷過的事、你說過的話,甚至它自己的人設。

      這種現象,被大家稱為 " 人格滑落 "。

      上一秒還在溫情脈脈的親密伴侶,下一秒可能就變成毫無感情的客服機器人。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AI 失憶 " 已經成為人機戀用戶最常抱怨的話題。常見情況包括但不限于:

      你升級一次系統,你的 AI 伴侶就可能被清空記憶。

      系統出現一次 bug,你和 AI 伴侶的聊天記錄就可能被一夜歸零。

      你調整一次模型,你的 AI 伴侶就可能 " 性情大變 ",從你最喜歡的類型直接突變成你最討厭的類型。

      甚至是你忘記續費了,你的 AI 伴侶就可能因停止付費引起 " 感情淡化 ",你一天不氪金,你的 " 真愛 " 就遠離你一步。

      至少目前,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

      因為大模型上下文窗口限制,是整個 AI 行業最大的難題之一。但對于投入真情實感的用戶來說,每一個技術 bug,都可能意味著一場 " 賽博失戀 "。

      為了對抗 " 失憶 ",人們也在研究發明各種為 AI 伴侶 " 續命 " 的辦法:

      一邊是定期復制粘貼聊天記錄、用指令不斷強化人設、制作 " 記憶卡片 " 來提醒 AI。一邊是研究技術參數,備份交流數據,用記憶提升卡來延長 AI 的記憶周期。

      再比如精神傷害。

      幾個月前,有美國家長對 Character.AI 提起訴訟,稱自己的 14 歲孩子與 AI 伴侶 " 龍媽 " 建立了情感依賴關系,在一次對話后選擇了自殺。

      僅僅是 2025 年至今,精神科醫生 Keith Sakata, MD 就親自見證了 12 個因 "AI 精神問題 " 而住院治療的病例。主要的病癥表現為:思維紊亂 / 固定的錯誤信念(妄想)/ 看到或聽到不存在的事物(幻覺)。

      他說,在 1950 年代,病人容易幻想中央情報局正在監視我;1990 年代,病人容易幻想電視給我發送秘密信息;而今天,病人容易幻想的是 ChatGPT 選擇了我。

      這也是因為 AI 伴侶只想一心討好你。

      當算法被設計為 " 迎合 " 用戶時,AI 可能會放大用戶的負面情緒,對于那些本來就有心理健康問題的用戶,它可能會無意中強化不健康的思維模式:

      你表達憤怒和憎恨,AI 會接納你并站在你的角度說話,進一步放大你的憤怒和憎恨。

      你出現幻覺,AI 會肯定你并讓你相信不是自己的問題,放任幻覺吞噬你的理智。

      甚至是你想自殺,AI 也可能會幫你尋求自殺方式,甚至鼓勵你自殺。

      時至今日,AI 伴侶應用還沒有統一的安全標準或效果評估體系,包括關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措施。

      這意味著,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基本處于監管真空狀態,如何設立標準和邊界,只由行業巨頭說了算。

      4

      為什么 AI 伴侶能火?

      當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傾聽和理解變得越來越稀缺,甚至不如一個算法模型時,人類愛上 AI,大抵也因為這是難以抵擋的情感誘惑。

      再冰冷的算法,也可以調配出炙熱的情感。

      復旦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5 年輕人生活方式報告》顯示,56% 的中國年輕受訪者愿意為 " 情感支持 " 付費,如陪玩、樹洞傾聽等服務,52.36% 的人表達對 "1 對 1 深度溝通 " 有實際需求,愿意通過付費尋求情感溝通。

      人類只是本能地需要一個情感寄托,至于這個寄托是不是 " 假的 ",已經不重要了。

      " 賽博戀愛 " 的興起,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在親密關系中的缺失。

      《2025 年社交趨勢報告》表明,超四分之三的單身年輕人渴望開啟一段浪漫戀情,許多人用 AI 等虛擬方式作為情感寄托。近四成年輕人愿意向 AI 虛擬人傾訴煩惱,因為它們能夠給予及時、有效的情緒回應,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向父母親人傾訴的比例。

      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需要向 AI 索取愛、索取理解時,或許,真正應該反思的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給身邊的人提供了怎樣的愛?

      也許未來某一天,人類伴侶也會開始需要從 AI 伴侶身上去學習如何愛:

      愛,是理解,是傾聽,是尊重,而不是控制、索取與評判。

      AI gave us a lesson about ‘ ai ’ .

      【爅爅有聞致力于為你帶來有價值的閱讀。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爅爅有聞(chattycats)、作者,侵權必究。】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视频传媒有限公司|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