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2025 年 6 月,哈啰、螞蟻集團和寧德時代共同注資成立造父科技,該公司專注于 Robotaxi 技術研發、安全應用和商業化落地。9 月 11 日,哈啰對外發布首款前裝量產 Robotaxi 車型,計劃于 2026 年實現量產下線,2027 年部署超 5 萬輛 Robotaxi 車型。
" 目前,已經有 200 輛哈啰 Robotaxi 在株洲投入正式運營,平均每臺車的日訂單量達到了 30 單左右。"
哈啰 CEO 楊磊對筆者表示,哈啰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入局 Robotaxi 并迅速實現商業運營,是因為整個 AI 和硬件基礎已經成熟,算力成本也在不斷下降。2025 年哈啰 Robotaxi 將會進入 4-5 個城市,開啟商業化運營。未來,哈啰希望用 8 年時間,讓平臺上 robotaxi 的運營規模達到 100 萬輛。
筆者還獨家獲悉,目前上汽賽可智能前 CTO 于乾坤、智己汽車 L4 自動駕駛項目總工程師于乾坤,已經加入哈啰自動駕駛任聯合創始人。公開資料顯示,賽可智能是上汽全資控股的國有企業,是上汽集團布局 " 新四化 " 轉型創新的支撐,于乾坤曾負責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
從聚合模式到全棧自研
此前,哈啰入局 Robotaxi 之初的商業模式是,和已經開展 Robotaxi 運營合作的伙伴,通過運力接入的方式,給乘客提供一站式的 Robotaxi 用車體驗。類似于網約車的聚合平臺,哈啰試圖打造 Robotaxi 的聚合商業模式。
" 我們之前確實考慮這套方案,但該方案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
哈啰 CEO 楊磊對筆者表示,最主要的問題是,在運營商和自動駕駛開發者之間很難建立 100% 的信任,無法在數據上做到完全共享。因此,哈啰決定換了一條路線,一方面自己做全棧自研的技術方案,另一方面與地平線聯合開發 L4 級別的產品。
據哈啰自動駕駛聯合創始人于乾坤介紹,區別于傳統 Robotaxi 分模塊技術架構,哈啰 Robotaxi 采用端到端一體式技術架構,摒棄傳統模塊化方案中感知、預測、規劃、控制各環節割裂的局限,直接將多傳感器輸入映射為車輛控制指令,顯著提升了系統響應速度與決策一致性。
為支撐這一架構,哈啰構建了 " 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 " 三位一體的技術底座。
在大數據層面,通過自動化合規產線,哈啰計劃至 2026 年構建包含不少于 1000 萬 clips 的高質量數據集。同時,依托與阿里云的合作,哈啰將建成萬卡級別的算力集群,用于訓練和迭代自動駕駛模型,并通過與阿里云 Qwen 團隊深度合作研發的 " 道馭 " 百億參數大模型,構建了包含數據挖掘、World Model 仿真與 VLA 云司機基座在內的三大云端能力。
其中,數據挖掘大模型可自動識別 500 余類零樣本或少樣本長尾場景,高效生成高質量標簽數據;World Model 仿真大模型則能生成多視角傳感器數據與多智能體交互邏輯,尤其在碰撞、極端天氣等罕見場景中實現高保真模擬;VLA 云司機基座大模型則具備 500 億級以上參數規模,不僅為車端模型提供蒸餾訓練支持,更可通過云艙系統在必要時替代安全員發出脫困指令,為未來完全無人化運營奠定技術基礎。
與此同時,哈啰正積極布局 " 座艙 AI Agent",通過多模態識別、RAG 與知識庫技術,打造智能座艙主控 Agent、用車助手、出行助手等智能體。
2026 年,Robotaxi 低于 1 萬輛的平臺將掉隊
除了構建技術底座之外,哈啰還對外發布了首款前裝量產 Robotaxi 車型—— HR1。
HR1 是哈啰基于東風啟辰旗下車型打造的,配備了 4 個中長距雷達、4 個盲區雷達、6 個毫米波雷達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配合多個相機,可實現 360 度多重多模態全覆蓋。
除常規傳感器外,HR1 還集成了彈性波傳感器陣列與艙內 OMS 相機,可實時監測車體結構狀態與乘客行為。在計算單元方面,車輛采用主副兩套車規級域控設計,合并算力超過 2200Tops;定位系統則配備雙重組合慣導,確保高精度穩定定位。
" 在 Robotaxi 車型的量產計劃中,哈啰絕對不會采用重資產的運營模式。"
楊磊表示,如果 Robotaxi 的規模達到 100 萬輛,每輛車的成本 20 萬元,那這對于平臺的發展就會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哈啰 Robotaxi 的資產形式,可能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城投部分以及地方的國資出租車平臺來共同持有,或者通過發行相關債券等資產證券化的方式來運營。
按照楊磊的判斷,接下來 Robotaxi 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快。2026 年,Robotaxi 低于 1 萬輛的平臺將掉隊。
" 而隨著自動駕駛的技術的逐漸成熟,Robotaxi 平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將轉向線下車隊的運營能力。"
楊磊強調,哈啰算過一筆賬,當車隊規模達到 100 萬輛時,一年的電費支出可能就接近 800 億元。這意味著,一個細微環節的運營效率優化,將帶來巨大的成本優勢。目前哈啰在全國超過 500 個城市都設有子公司,其中運營團隊負責當地業務的經營效率,公共關系團隊則負責跟當地的交通部門、城管部門溝通合作。相比于競爭對手,哈啰在共享出行領域形成的龐大線下運營團隊,是其在 Robotaxi 領域的優勢所在。(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 | 饒翔宇 編輯 | 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