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注意到,海清智元的業績表現對單一產品存在極強依賴性,多光譜 AI 產品每年貢獻的營收占比超 90%,產品結構高度單一的特征顯著。值得關注的是,依托該產品的持續發力,公司業績呈現明顯改善,自 2024 財年起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但需要明確的是,這種賬面盈利的改善并未同步轉化為健康的現金流,公司經營性現金長期處于凈流出狀態,凸顯出盈利質量不佳的問題。
在募投項目規劃中,海清智元此次 IPO 募資涵蓋 6 大方向,但其中擴產與補充營運資金兩個方向的合理性存在明顯爭議。從擴產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呈現劇烈的 " 過山車 " 式波動:2022 財年為 31%,2023 財年下滑至 24%,2024 財年驟增至 87%,2025 財年 1-3 月又暴跌至 36%。這種大幅起落直接反映出產能與市場需求的匹配缺乏穩定性,而 2025 年初僅 36% 的利用率,更是清晰暴露了當前產能尚未被充分消化的現狀。在此背景下,公司仍計劃通過募資大舉擴產,其背后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顯然需要更充分的解釋。
再看補充營運資金的合理性,同樣值得推敲。海清智元的 IPO 申請于 2025 年 8 月被港交所受理,而在受理前夕,公司剛完成多輪密集融資:2024 年 10 月、12 月及 2025 年 7 月,累計獲得 1.2 億元資金注入。在短期內已獲得大額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公司仍計劃通過 IPO 募資補充營運資金,這一安排難免引發市場對其資金需求真實性的疑問,其融資規劃的合理性亟待進一步說明。
盈利質量差
海清智元是一家中國領先的多光譜 AI 技術企業,公司主要提供能夠探測人眼可見及不可見的物理信息的產品及服務。
從產品上看,海清智元主要擁有多光譜 AI 以及其他,其中多光譜 AI 是公司最核心的創收來源,在營業收入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報告期內,該產品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20322.8 萬元、11170.7 萬元、47424.8 萬元、8000.5 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 90.4%、95.4%、90.8%、97.1%,始終維持在 90% 以上,清晰反映出公司對該產品的高度依賴。
擴產、補流合理性生疑
從募投項目規劃來看,海清智元此次港股 IPO 募集的資金將用于五大方向,如增強研發能力及加大產品開發投入、擴大產能、戰略性投資及╱或收購、加大業務擴張力度及加速全球市場滲透、補充營運資金,具體情況如下:
先看擴產方面,現有產能利用狀況與擴產計劃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海清智元目前擁有深圳、浙江、東莞三大生產基地,其中東莞基地已終止運營,浙江基地于 2025 年 4 月才啟動,這意味著報告期內公司生產主要依賴深圳基地。而深圳基地的產能利用率呈現劇烈波動:2022 財年為 31%,2023 財年下滑至 24%,2024 財年驟增至 87%,2025 財年 1-3 月又暴跌至 36%。這種 " 過山車 " 式的波動,反映出其產能與市場需求的匹配穩定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