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娛價值官,作者丨星野,編輯丨美圻
隨著兩檔脫口秀節目同期打擂接近尾聲,暑期檔綜藝市場迎來了兩檔旅行綜藝的隔空 PK ——《地球超新鮮》與《花兒與少年同心季》輪流 " 坐莊 " 云合綜藝霸屏榜,再次說明旅綜在娛樂市場炙手可熱的程度。
不僅在 " 綜 N 代 " 陣容中,旅行綜藝正在取代戶外綜藝的生態位,新一代的旅行綜藝也躍躍然有登頂之勢。愛優騰芒等平臺都將旅行綜藝作為開發的重點,不僅在相似題材上正面較量,彼此爭奪熱門的綜藝大咖和流量藝人,甚至同時開出多檔旅綜同臺 " 賽馬 "。
今年的旅行綜藝有哪些新的趨勢?新節目又該如何跳出同質化內卷的怪圈?
旅綜風潮今年繼續吹," 旅行 +" 正在成為萬能杠桿
如果說 2024 年是旅行綜藝的大年,那么今年這股風潮還在延續。云合《2024 年綜藝網播年度觀察》報告顯示,2024 在更季播綜藝題材中,旅游綜藝部數占比為 15.2%,位列首位。
對于陷入創新困境的綜藝產業而言," 旅行 +" 正在成為撬動一切題材、賽道、明星陣容的萬能杠桿。
其次,旅行可以與女性力量、銀發經濟等新興議題相結合,讓年輕明星陪伴熟齡姐姐(《一路繁花》、)老年素人(《老有意思旅行社》)一起上路,融化代際之間的隔閡,實現兩代人之間的共同成長、彼此治愈。此外,旅行還能與 " 模擬經營 " 相嫁接,帶領觀眾體驗在異國他鄉開店創業的全過程,身臨其境感受文化差異與人文景觀(《巴黎合伙人》)。
這兩年蜂擁而起的旅行綜藝,,明顯與《花兒與少年》等傳統旅綜定位不同,也讓這一賽道呈現多元競放的新格局。在后起之秀的倒逼之下,傳統旅綜也在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與特色。
《花兒與少年》" 傳統旅綜 " 將旅行作為 " 人際關系試驗場 ",看點在于在陌生環境與有限資源條件下,明星在面對挑戰時的觀念沖突與性格磨合,被打工人當成了 " 職場情商課 ",明星之間的 " 人造沖突 " 也成為節目引流的社媒爆點。
" 生人局 " 旅綜成暑期黑馬,愛優騰新綜能否挑戰《五哈》?
作為暑期檔上線的一檔全新綜藝,《地球超新鮮》的表現可以說是超出預期。節目開播后熱度一路飆升,刷新了騰訊綜藝熱度值最快破 26000 的記錄,成為近期綜藝市場中的一匹 " 黑馬 "。
除了孫紅雷、陳赫兩位 " 爆款綜藝專業戶 " 的流量效應之外,《地球超新鮮》的最大看點,就在于打破了 " 熟人局 " 之間的客套和氣,通過嘉賓之間的破冰游戲,讓一群完全不熟的明星互相整蠱冒犯,激發出了他們不為人知的隱藏屬性。無論是從高冷大少爺到邪惡薩摩耶的龔俊、團寵兼團虐對象的陳星旭、" 嚴肅面孔 + 荒誕靈魂 " 的李乃文,都在彼此碰撞之中制造出許多出圈名場面。在觀眾看慣了《哈哈哈哈哈》《現在就出發》的 " 熟人局 " 之后,這種 " 生人局 + 無劇本 " 的新式旅綜,確實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不過,對于這一類包裝成旅行綜藝的戶外綜藝而言,這樣的質疑其實沒有多少殺傷力,因為大部分觀眾的心態十分簡單:只要嘉賓挑得好,彼此有化學反應,游戲環節不拉胯,風景什么的只是順便看看。騰訊視頻之所以在《現在就出發》之外,讓原班制作團隊新開一檔《地球超新鮮》,正是為了填補上半年《哈哈哈哈哈》與下半年《現在就出發》之間的時間空檔。哪怕《地球超新鮮》由 " 生人局 " 變成了 " 熟人局 ",依然能夠吸引同一批追求解壓、療愈的觀眾。
瞄準這類旅行挑戰真人秀市場的,不僅僅是騰訊視頻,還有愛奇藝和優酷。愛奇藝請來曾打造過《萌探探探案》和《哈哈哈哈哈》的打火機工作室,將在下半年推出一檔《宇宙閃爍請注意》,主打 " 和死黨一起瘋玩 " 的熟人局模式。每期拜訪一位明星好友的家鄉或小眾目的地,開啟兩天一夜主題旅行,通過無劇本、無邊界的自由互動,展現朋友間的瘋狂體驗和地域文化碰撞??梢韵胂?,這檔節目應該是和《現在就出發 3》正面對決,嘉賓之間能否產生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是其成功與否的關鍵。
無疑,當《五哈》占據了旅綜第一 IP 的位置,愛優騰都想用類似的配方,打造一款獨屬于自己平臺的當家節目。
用議題設置代替 " 星光效應 ",旅綜如何跳出同質化競爭?
近兩年來旅行類綜藝的井噴之勢,也為各個平臺走向同質化內卷埋下了隱憂。
比如,不少觀眾就從《地球超新鮮》身上看到了《現在就出發》的影子,雖然游戲體驗更多地結合了當地特色,增加了風土人情的內容比重,但還是會給觀眾一種 " 既視感 "。
除了制作團隊、相似模式的 " 復制粘貼 " 之外,旅綜 " 題材撞車 " 的現象也在日漸普遍。芒果 TV 近期推出了兩檔 " 全女性陣容 + 旅行 " 綜藝,《姐姐妹妹抓娃娃》和《假期中的她們》,屬于是自家平臺 " 同臺打擂 "。
再次,雖然這兩年的旅行綜藝普遍走出國門,避免了國內千篇一律的商業化古鎮景觀,但由于很多節目更側重于綜藝,而非與當地人文景觀深度結合,在觀眾眼中區分度并不明顯。
此外,旅行綜藝還需要走出 " 綜藝大于旅行 " 的創作慣性,或深耕在地文化,或綁定人文思辨,如此才能打破旅行綜藝的同質化困局。總之,旅行綜藝還是要回歸本質——旅行是載體,人與文化的相遇才是靈魂,人與自然的真實互動才是最大看點。唯有將 " 打卡 " 變為 " 抵達 ",方能在同質化紅海中開辟藍海航道。